下午五点半,我刚出家门就接到孩子的电话,让我把手机带去,他要用一下。我说刚刚出门己经在路上了,孩子说那就算了。
到抚州后,我把手机的事向爱人说了一下,如果孩子实在需要,就让她明天寄过来。爱人认为可能是儿子赖不住寂寞又想玩手机了。我狠狠地批评了她一顿,还是不信任孩子。
孩子为什么厌烦妈妈唠叨、啰嗦。这是一种不放心的态度。信任是相互的,要发自内心,不仅是对待自己的孩子,对其他人也要如此。我说,孩子交还手机时我都劝留在身边,交待他什么时候要,提前给我说。这就是从内心去尊重、去信任!
拿到老人机后,孩子还跟朋友炫耀。要是在过去,智能机落后了一点还不乐意呢?说明孩子的内心更强大了,更有了责任和担当。
晚上临近十点,孩子晚自习回来,兴冲冲地推开家门。我问他,这几天没有手机是不是不习惯,孩子回答,没有什么感觉,本来想多看书的,结果多睡觉了。我说,多睡觉也是好事,读书比较消耗体力,睡觉可以补回来。
我与孩子商量,如果是急着要用手机,就让妈妈寄过来。后来,我建议用我的手机试一下。孩子接过手机操作了一会儿,就可以了。
每天晚上二点半,孩子的手机都会闹钟,昨天晚上我都想把它带过来让他取消掉,结果还是忘了。爱人还有些怀疑,这个时间为什么闹钟?
我把晚上二点半手机闹钟的事,跟孩子说了一下。他说是为了方便起来做作业。
有的人总是通过表象去演绎事情的结果,推断出可怕的结论,而忘了事情的真相是什么。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从现象中去发现真相是多么的重要。否则,背伏了不该背的包袱,还会误解、冤枉他人。
世上除了生死,其他都是擦伤。这是一句多么富有哲理的话,又有多少人能够理解。为了一点蝇头小利,闹得亲人反目成仇;遇到一点挫折就怨天尤人;为对方一句不合意的话而耿耿于怀。
一个人是否快乐,不在于金钱的多少,也不在于地位的高低。而在于他的心胸有多宽,格局有多大。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对夫妻,家里很有钱,但天天吵架,烦恼不断。隔壁住着一户穷人,靠磨豆腐挣点小钱为生,虽然辛苦但也快乐。
有一天,老婆问老公,隔壁那么穷为什么还那么快活。老公说,我明天就让他快活不起来。
第二天,老公把一个金锭扔进了隔壁穷人家。从此,穷人家也不太平了。男人天天琢磨着纳个小妾,女人考虑豆腐还要不要磨,老天为什么不多掉几个金锭子?那样就可以到城里置地买房。
钱有了,快乐没了,幸福丢了。实在是一件不合算的事情。
“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有钱了,为什么要忘掉没钱的时候;有地位了,为什么要瞧不起他人。别人再穷,你也没有施舍一分,你地位再高,也没有用爱心去帮助别人。
为什么不能用常人之心看待自已,以平等之心去对待他人。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
孩子试了一下新买的衣服和鞋子。他的衣服大多是前两年买的,有点小了。孩子天天穿校服,上个星期才发现没有合身的保暖内衣。
为了防寒,他把几件薄薄的内衣叠加起来穿。我和爱人商量买了几件新的保暖内衣,买的时候都是比照我试穿的,所以穿起来也就挺合身。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孩的身体会长大,过去的衣服自然也就不合身了。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父母的观念还是一成不变,又怎能与孩子走到一条道上去呢?
孩子教育如同穿衣服。不要等衣服穿小了,孩子着凉了,才想到换上合身的衣服。父母应该未雨绸缪,首先是成长自已,再去引领孩子,而不是孩子成长了,你还在用老一套方法去禁锢他。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年青的时候,我把它作为座右铭激励自己。成家以后,忙于生活琐事,渐渐的放松了学习。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的时代,更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如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终将被时代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