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聊聊胡雪岩这个中晚清传奇人物,先概括下整本传记的故事线,再谈谈个人感触。
每篇随笔都是此书的一部分内容+观后感。
故事线:
地点:杭州
人物:
王有龄 - 落魄举人(历史中为贡生,见百度百科),父亲为其捐官盐大使,但没有经费上京打点补实缺(只有级别,没实职)
胡雪岩 - 钱庄伙计,懂金融,会做生意,语言艺术家
黄宗汉 - 浙江巡抚,官场背景深(清朝官场讲究同乡,同年组建的圈子,其同年与同年均有高官人脉)
椿寿 - 旗人,浙江布政使
何桂清 - 王有龄发小,幼时多得有龄爸爸照顾,才学优异,中榜进士点庶吉士,官拜户部侍郎放江苏学政
事件:
王胡线:
胡雪岩结交王有龄于茶馆,将钱庄追债而回的500两银借于王有龄上京补官缺
黄椿何线:
黄宗汉借由漕运改海运的机会,逼死椿寿(因没有遵从黄宗汉暗示行贿),后朝廷派何桂清(黄宗汉同年)调查
王何线:
两人多年未见,在山东相遇,两人相认,何桂清照拂王有龄并指点王多花些钱补浙江的州县实缺,他写信给黄宗汉罩着王有龄
随笔:
1.清朝(中后期)做官主要途径:
科举: 童生(县试 + 府试) -> 秀才 (院试) -> 举人(乡试)* -> 贡士 (会试) -> 进士 (殿试)
*中了举人就可以做官,另部分优秀没有考中举人的学子会被地方正方举荐到国子监学习成为贡生(也称乡试副榜),也可以做官
捐官
三品以下明码标价(礼学线职位不可捐): 只捐身份,造成官多缺少,要想补实职则需上下打点
2. 个人观后感:
一、胡雪岩的发迹印证了一句话,小富由俭,大富由天,千万评论均说胡雪岩慧眼识人(王有龄),造就了一段佳话,但这中间我认为造就这一切的必要条件是命运。识人之明 (结交王有龄)+大魄力 (500两银无条件资助)+ 命运 = 胡雪岩成功的基石
二、人生当多助人,多行善事,佛家的因果循环在此得到印证,没有王有龄父亲对何桂清幼年的照顾,如何会有王有龄官场之路的顺遂
三、知恩图报,不管是何桂清还是王有龄均是知恩图报之人,也是恩报形成因果,你帮我,我帮你形成正向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