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学习了如何编写静态内容的网站,并将网站部署到云服务器,然后通过域名来访问网站。
虽然能够编写出漂亮的静态内容网页,但是很多时候,网页光有静态内容还不够,要实现一些用户和浏览器页面的互动的时候,仅仅靠纯粹的静态内容显示,就无法实现了。比如,要做一个网页游戏“连连看”,光靠显示静态内容就无法实现了。
这时候,就需要一门语言,来实现用户和浏览器的交互,第3章就来学习实现这个功能的一门脚本语言:JavaScript。
JavaScript是什么
学哥给JavaScript的定义是:JavaScript是一门可以在客户浏览器中编辑HTML内容和样式的解释执行的脚本语言。
因此它有如下特征:
JavaScript代码要插入到HTML内容中才能由浏览器解释执行。
它是一种轻量级的编程脚本语言,比较简单容易学。
它的常见用途是:对事件作出反应、改变HTML内容或样式、验证输入、提交数据和服务器交互。
JavaScript的Helloworld程序
为了最快的给大家一个直观认识,按照老规矩,来做一个JavaScript的Helloworld程序。
前面说了,Javascript程序是要写在HTML代码当中的,因此先来编写一个HTML文件。
testjs.html代码如下:
浏览器中打开这个静态网页,可以看到显示了内容:
接下来修改testjs.html代码,增加如下3行代码:
关闭浏览器窗口,重新打开页面:
可以看到,网页弹出了一个消息窗口,显示了“Hello world,这是一个JavaScript!”这段文本。
点击确定按钮之后,页面才显示正常的网页内容。
这里的3行代码就是JavaScript代码。
JavaScript代码可以放head或body中
上面的HTML代码中,将JavaScript代码放在了body标签当中,其实,JavaScript代码还可以放在head标签当中。
修改testjs.html代码,将这3行代码从body标签移动到head标签当中。
testjs.html代码如下:
关闭浏览器窗口,重新打开页面:
可以看到,网页同样显示了消息窗口,和刚才的效果一样。
总结一下:
JavaScript代码可以放置于head或者body之中;
JavaScript代码必须位于<script>和</script>标签之间;
浏览器会解释执行script标签之间的JavaScript代码。
对事件作出反应
JavaScript最常见的用途就是对事件作出反应,来响应用户的操作请求。
删除掉前面的alert代码。然后在网页中增加一个按钮,点击按钮的时候执行一段JavaScript代码。
testjs.html代码如下:
刷新页面:
可以看到,网页上多了一个按钮,点击这个按钮:
可以看到,触发了一个点击事件,执行了这段JavaScript代码,网页弹出了一个提示信息窗口。
这里暂时不深入讲解,后续会有很多详细的例子来深入说明。
改变HTML内容和样式
JavaScript另一个常见的用途就是改变HTML内容或者样式。
修改网页内容,增加一个div,里面写一段文字,文字颜色设置为红色。
然后修改按钮的点击事件里面的JavaScript代码如下:
testjs.html代码如下:
刷新页面:
点击按钮后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达到了改变静态内容网页的显示内容和样式的目的,这个功能比起静态内容网页又前进了一大步了。
验证输入
很多网页是可以和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的,在网页上可以输入一些内容,点击提交按钮之后,可以将这些数据提交到服务器后台程序,但是一般在提交之前,需要在客户端浏览器上进行一些验证工作,防止提交的数据不符合规范要求。这个时候一般就可以用JavaScript代码来验证输入内容。
例如一个注册网页上对密码的输入长度要求至少要有6位,一般就会这样写:
testjs.html代码如下:
刷新页面:
在文本框输入12345,然后点击Check按钮后结果如下:
在文本框输入123456,然后点击Check按钮后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JavaScript代码可以进行计算和逻辑判断,根据不同的结果运行不同的程序。
这里也不深入讲解了,后续会有更多例子说明。
提交数据和服务器交互
网页最重要的一个能力就是能够和服务器后台进行交互,能够将用户在网页上输入的数据提交给服务器,能够根据用户输入的内容显示不同的数据或者页面,这样的网页就是动态内容网页,这才能将网页浏览器的功能无限扩大,能够实现千变万化的网站。
JavaScript就可以用来将网页提交到服务器后台程序。
例如下面这样的代码就可以将网页提交:
<script>
document.forms[0].submit();
</script>
大家暂时不需要理解如何和服务器进行交互,这个内容将在下一章当中进行详细说明。
下节课将说明JavaScript的常见语法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