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你的人生脚本?
Original 李智聪 李智聪 Today
时间过得很快,每天学一节课,看似很慢,但每天都学,时间似乎过得也快。现在已经完成了第四周的学习了,也是完整学习了“命运”主题这一章节。
第四周,讲到的是“人生脚本”。关于人生脚本,先来说说脚本,最早我是在游戏中接触到脚本,那什么是游戏脚本呢?是帮助通关,提前设定好的,只要打开游戏那一关,它就自动帮我打。当然,这也算一种作弊,所以最好不要学。
那么什么是人生脚本,意思也是一样,就是按照相同的方式去做一件事。每件事情不一样,但处理事情的方式却类似,就好像游戏提前设定好一样。
关于人生脚本在这里不讨论好坏,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要是喜欢自己的处理方式,那当然好了,生活也比较幸福快乐;但是要是不喜欢,那么可能就没有那么好过了。特别是,在受到创伤的时候,而自动学到的方法,每一次经历,就是揭开一次伤疤。
为了可以让治愈这些伤口,所以,写这篇文章,来教你,如何改变你的人生脚本?
我们的人生有很多种方式去看待和衡量。比如:地位高低、名誉大大或小、物质丰不丰富、社交处理得好不好等等,但你有没有试过,从自己处理事情的角度;从自己与他人,自己与世界的互动中,看待生活、人生呢?
比如,在一段的关系中,你试过观察,自己在一段关系的开始、发展、高潮、结束,到最后尾声,这些过程中,你的变化,你每个小阶段的行为表现都是怎样的。
又或者说,每次有人对你发火,你的反应又是怎样的呢?每次遇到困难(比如说,学习退步、没有朋友支持、领导难为自己),你又是怎样反应的呢?
我们处理一件事,对待一个陌生人,在其中的每一次互动,都反映着我们的人生脚本。
之前听说一句话说:30岁死,100岁埋。今天或许有个新的解释,就是在30岁到100岁之中的70年,都是在用一样的方式,生活着,不管是处理事情,还是对待关系。30岁的时候是如何处理和对待的,到100岁还是那样。30岁的时候,接到老板的任务就是积极对待,到100岁的时候,不小心伤到了,也是积极对待。当然,也可能是消极对待。
每个人看待和处理事情的方式不一样,我不会做道德判断,而是以中立的态度去分析一下,主要是帮助那些“以消极的方式处理问题的人”。
有时候,看到家人脾气上来,自己也按耐不住,脾气也上来了,然后两人就吵起来了,在我看来,以生气、发怒去压抑对方的怒火,一旦影响到生活,那么我觉得就是不好的。
在这里我希望做到的,就是帮助你走出那个重复的人生脚本,不要每次看到别人生气,自己脾气也上来;不要老板一给有挑战的任务,然后就叹气;不要每次效果没达到,就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
我希望,也相信你可以开始的新的人生。
要是开始的新的人生,新的生活,那么有两个概念,要知道一下。
一切都是自传
强迫性重复
第一个,一切都是自传。这句话的意思是,每个人讲的故事,都是在说她自己。甚至说,我们每一处的表达,都是在说自己,比如,在课程的留言,要是说到的是故事或者情感,最本源就是来自自己。
课程还有个比方,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他最受欢迎的小说《挪威的森林》,就是取材于他自己的真实人生,小说女主角绿子的个性,和他的夫人阳子是一样的。
从这句话,就引出了人生脚本这个概念,为什么呢?
人生脚本是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 · 伯恩提出的,伯恩认为,每个人都在童年时代形成了一个“人生脚本”,就是一个人的人生剧本一样,会有开始、展开、高潮、结束和尾声。当然,要注意的是,我们的人生脚本是可以改变的,所以不管童年的形成的脚本怎样,都不用担心。与其说童年形成,不如说是过去形成的,我们每个时期遇到一些事情,都会影响着我们。
我们有着怎样的人生脚本,其实就是有着怎样的自传,当我们的人生脚本是怎样的,那么表达出来的东西,间接放映着我们的人生脚本。
比如,课程里说到,某个让你印象深刻的电影或者其他作品,那么说,你在这个电影或者其他作品,看到了你自己的影子。
第二个,强迫性重复。
重复,我相信大家都懂,就是把相同事情用相同的方式再做一遍。那么什么是强迫性重复呢?
强迫性重复这个概念,是佛洛伊德提出,意思是,人们会主动地追求重复一些情景,不断去体验其中的一些意义。同样的,脑神经科学也告诉我们,我们每重复一次,脑中的神经回路就会加强一次,这样就会很容易活在自己追求的强迫性重复里。
佛洛伊德发现,孩子会把他最喜欢的玩具从小床里扔出去,再哭闹着把玩具要回来,不断地重复这个过程。
弗洛伊德认为,在这个过程里,孩子是把玩具当成了妈妈的替代品,他们不断扔掉这个玩具再重新得到,其实是在不断地重复体验妈妈时不时会离开自己所带来的创伤。
那么做有什么意义呢?
最主要就是让我们可以在这个强迫性重复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新的可能性,去愈疗我们最初的痛。正如老师说的:轮回,是为了治愈。当然,前提是我们可以觉知到这份强迫性重复。
就比如,要是那妈妈知道孩子为什么会重复丢玩具,就会懂得去安慰孩子,让孩子停止重复丢玩具,也就是说,改变孩子的脚本,当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
在成人的世界也可以,第一周我们说到的自我实现的预言,留意我们常说的话,其实这些话,不就是一种重复吗?要是积极的预言,那挺好的,正所谓,学会了幸福,就会重复幸福。
在我们的行为上也一样,课程说到一位坚强的女士,她一直以来都很坚强,是位成功的企业家,几乎不言退,像有着三头六臂一样,做着很多事情,同时也非常理性。总的来说,就是有事自己可以做好,不靠别人。这个行为,经过咨询之后,就发现,其实是因为小时候一次经历,令她不再依靠任何人,所以一直以来都在重复这种强悍,不愿意借助他人的力量。
这是在处理事情上的强迫性重复。其实,我留意我自己也有的,我发现我很多关系,就有一种强迫性重复,那就是不愿意为一些自己觉得没有价值的人付出。我认真思考了一下,这还真的是我们某个人生脚本,以相同的方式去处理。不过,后来也懂得了,其实就是我太精明了,不太愿意花时间某些人上,现在我也开始知道,帮助一下别人,收益最多的还是自己。
知道强迫性重复之后,就可以试着开始觉知自己的人生,看看自己的一些行为,或者一些关系,是不是存在着某些重复的行为在。这就是人生脚本的一个表现——重复。
要是不知道如何觉知,文章后面会谈到方法的。
知道这两个概念后,就真的去改变,去做了。课程给了三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人生脚本,也是了解我们的自传。只有觉察到自己是用生气来应付生气的,那么才有可能开始改变。
第一个方法,设想你的墓志铭。
这是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想想你去世后,要在你的墓碑上刻下最简练的话,来概括你的人生。那么,你希望自己的墓碑上出现什么字呢?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欧文·亚隆发展出来的一个治疗技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自传”的方法。
可以概括我们的人生,很多时候是深刻的东西,是可以贯穿自己的一生的。
第二个方法,人生你记忆中最早、最深的事件或细节。
老师在咨询中常用的技术:
首先,我会询问来访者,他记忆中最早的那件事,或者细节。
其次,我会再问来访者,他童年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三件事,或者细节。
这两个问题,可以让我们记忆最早的事,或者记忆最深的事,都是我们的生命隐喻。有时候,这个生命隐喻也可能会在梦了表现,那就是说你最深刻的梦,或者一直都在做的梦。
第三,完整地观察一段关系或者事业,回想它的开始、发展、高潮、结束和尾声,以及你在其中的感受和心念。
老师说最佳的观察对象,是一段重要的关系,特别是恋爱关系,或者一段重要的事业。
为什么要观察呢?
因为我们的记忆会遗忘掉理性的事实性信息,也可能会遗忘其中的感受,在回想我们最早、最深的记忆,是有挑战的,所以是难以清晰的去了解自己的生命隐喻。
就可以借助现在一些行为,进而了解我们的生命隐喻,我们的人生脚本,然后慢慢的改变,变得越来越好。
当我们知道自己的人生人生隐喻后,怎么才可以读懂呢?老师有五个要点,让我们读懂自己的人生隐喻。
1.“具体化”回顾。简单说,就是细节。目的是唤醒当时的种种心理变化
2.探究感受。这里就可以运用到佛学的“四念住”,让自己结构化的观察自己的心理活动。
四念住,是佛法修行中的一种觉知法门,它有四部分: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和法念住。
老师把这四念住心理学化,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分别是:精细地觉知自己的身、念和心的变化,以中正的、不带评判的态度,只是如是、如实地观察。
在观察心理活动的时候,用”四念柱“的方法,更结构化的观察自己的心理活动,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的身体感受是怎样的?这可以更具体化,譬如我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分别是怎样的,还有我的内脏感觉等等各种身体感受。
我的情绪情感是怎样的?我有什么样的喜、怒、哀、乐、悲、恐、惊,我有什么样的爱恨情仇,等等。
我的思维是怎样的?也就是,我在想些什么,特别要注意,我有一些关键性的想法出现吗?
3.不带评判地去觉知。在观察的时候,保持“法念住”,就是中正、不带评判的去觉知,这份观察里出现怎样的东西,就是怎样的东西,不修改,如实如是。
当然,这个是要我们自己去练习的,不是一下子就会好,是要慢慢来的——这也是第四点。
4.慢慢来。要是在回想的时候,自己出现不适,就可以先停下来,因为改变是慢慢来的,不用着急。
5.找专业的陪伴.
这就是五点,让你破解自己的"人命隐喻",开始新的人生脚本。
希望这些方法,可以让你开始对自己的人生有些觉知,有些感觉,想着开始改变了。
苏格拉底说过,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从人生脚本的角度去看,就是说,要是没有觉知自己生命中的强迫性重复,不知道自己一直都是用一样的方式生活,那样的人生有什么值得呢?
结合之前说的自我实现的预言、权威期待、内在比赛,其实都是在某种意义上,是在重复,所以要我们开始觉知,开始慢慢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