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
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
乳燕雏莺弄语,有高柳鸣蟑相和。
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
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
命友邀宾玩赏,对芳尊浅酌低歌。
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喜欢古典女子。一直。
其实很多男人都有这种爱好,只是不大会表达出来。这是一件很自然,很美好的事情,就像喜欢白衬衫上残留的花露水香,或是喜欢洗干净的蓝印花床单带着阳光的温度一样。是贴身的事物。
带有书卷气的男子会喜欢她们。这是直觉。虽然事实可能有些出入。比如张无忌。在金庸的武侠里,《倚天屠龙记》算不得出色,却将几个女孩子的形象写的别有生气。芷若,赵敏,殷离,小昭,四个环绕在张无忌身边的小姑娘有着迥异的个性,不同的人生经历以及结局,但唯一相似的一点是,她们在作者的笔下或多或少地幻化为了古典女子的形象,而且,都是美丽的。
读这部小说是四年前的事了,深夜打着小灯,每每思绪随着纸页浮动到遥远的地方。记得金庸在后记里说,在他心中,最爱小昭,可惜不能让他和无忌在一起,想起来常常有些惆怅。
我却一直喜欢着赵敏。刁钻古怪,机敏狡猾,登场就是个反派角色,却在最后为了无忌毅然放弃了郡主的身份,离开了汝阳王府荣华富贵的生活。她弹指间收拾了六大门派,代表朝廷把明教大教主张无忌处处牵着鼻子走,却又不时耍些小性子,“脸颊羞红,眼波流动”,带着小女人的娇憨。赵敏喜欢女扮男装,在感情方面也是最放的开最执着的一个,所以在女孩子里她和无忌本来距离最远,甚至互为死敌,最终却走到了一起,闺房铜镜前为她画眉一生。
绿柳山庄地牢或是这段感情的起源,接着是武当山上假冒的明教教主,赵敏郡主一路的风光直到看到小昭头上的珠花才败下阵来,那原是她送予无忌的东西。瞬间的妒忌和勃怒让她指使身边死士“卸下张无忌的两只胳膊”。然而一旦无忌去求解药,她又开开心心地调皮了起来,留下素笺上几行簪花小楷,“金盒夹层,灵膏久藏。珠花中空,内有药方。二物早呈君子左右。何劳忧之深也?唯以微物不足一顾,赐之婢仆,委诸尘土。岂贱妾之所望也?”
原本在我的心里,最美的古典爱情就应该像巴山夜雨里的那般剪烛西窗。那么,文字背后的女主角,究竟会是什么样子呢?恬静,美丽,体贴,温柔,善良,忠贞,当把一组形容词排列开来我们忽然发现古典女子的定义是何其简单。我们的每一部讲述古代的小说里,都会有这样的女子的存在,就如同一个印记久久地铭刻在中国人的精神家园里。金庸必定也曾是个带有书卷气的男子,他说最爱小昭,他是对的。
芷若是青梅竹马,赵敏是伴侣芳邻,小昭才是红颜知己。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古典女子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她们通常具有几部分特征。首先有灵动略带温柔的眼神,看人的时候欲迎还拒,像在注视一片斑斓耀眼的风景。通常美丽的古典女子因为自信,身边会环绕着一种异彩,等待你不由自主地站定回头时,将含笑星眸自然地投在你的脸上,眼波如同倾泻的月光一般令人窒息。三秒钟的注视就会有暧昧的感觉,于是,激动,兴奋,不安,惶乱交织在一起,未经人事的男孩只有低下头或者掉转视线。在相见的第一分钟里,她就取得了决定性的心理优势。这样的目光,对她们来说,是一种随身弥漫的味道,根本就无须刻意,有性感的嘴唇,完美的线条,开心的时候有可爱的娇憨,沉默的时候有疲惫的温存。一点点野性,一点点挑逗,但不会泛滥,你可以想象在昏暗的路灯下温柔的夜风里与她亲吻,不会有一丝的犹豫。她们常常会有假装的生气或者疲惫,仿佛已经厌倦了环绕在周围的目光,你很难想象一个从小被关注被宠爱的女生能不这样,尽管她们往往很善解人意。是聪明的,越是和聪明的男子对话,越能显示她们的才气,使用精致的字句,爱听古筝和钢琴,喜欢宋词和红楼的篇章。如果轻声说话,那便是一种叫人侧耳倾听的声音,似乎每一句话都是一段不会重奏的清澈音符。
所有电影和小说里的爱情故事,偶然相遇的陌生女子通常都是漂亮的,然后有电话,有约会,有无尽甜蜜和痛苦的纠缠,但事实上,古典女子是城市生活里比较珍贵的一部分,数量稀少,行踪不定,无法捉摸。如果想认识她们也很简单。折一张阔些的荷叶,包一片月光带去。然后对她说,回去夹在唐诗里,扁扁的,像压过的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