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16-10-02 顾志君 福泉山房
案例一 刘某某,女,35岁,本诊所药师
2016年9月20日10:30初诊:头晕1小时,正值月经第一天,BP119/79mmHg,心率正常,面色晄白,乏力,舌红苔薄白,脉沉。气血两虚,清阳不升,治拟益气养血,处方:黄芪6g,党参3g,桂枝2g,甘草1g,当归2g,开水泡服。
2016年9月22日复诊:服药后1小时头晕即止,刻下无恙,产后月经减少12年,三天即净,舌红苔薄白,脉细。气血已复,精血不足,治拟益气养血,补益肾精,处方:黄芪10g,黄精10g,当归6g,菟丝子10g,枸杞10g,沙苑子10g,鸡血藤10g,女贞子10g,7帖。
案例二 李某某,女,25岁,本诊所药师
2016年9月27日初诊:头晕半小时,月经第二天,量多,面色苍白,乏力恍惚,语声低微,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血压心率正常。气随血脱,血不养脑,治拟益气养血,处方:炙黄芪10g,桂枝5g,党参6g,炙甘草3g,当归6g,2剂。
效果:服药后头晕减轻,次日病若失。
【按语】
行经或行经前后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规律性发作者称之为“经行眩晕”,一般而言是因虚而作,虚为血虚,因为经期气血下注,血虚不能上荣于头目而发作。《沈氏女科辑要》引《撮要》云:经后目暗,属血虚。但必是先有虚损而后发作。
同事刘某,产后经量即少,此乃素体肾精不足,精不化血,血虚在先,经至血下气陷,不荣于脑,故此头晕发作。李某虽然年轻,但也劳作后体虚血弱,经下而气陷。按照常理,有血虚自当补血,比如阿胶、枸杞、当归、首乌等。但此时补血恐怕缓不济急,中医讲:“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这句话来自于清代著名医学家程国彭先生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意思是:血为气之母,大失血患者,往往气亦随血而脱,出现晕厥、虚脱的证候。失血补血,本为常理,但由于补血的效果缓慢,有形之血,难以速生,值此生死存亡之际,而投补血药物,非但难解燃眉之急,反会贻误病机,危及生命。气为无形之质,易补易固,故当投峻补元气之药,如人参、黄芪等,速培元气。只要元气尚存,生命就不至于丧失。又且气能摄血,补气适能止血;气能生血,补气亦可补血。故临床遇有大失血元气将脱之时,固摄欲脱之气,最为当务之急,亦为临床急救之重要方法。
虽然两位同事的病情并没有程国彭先生所说的严重,但其病理是大致相符的,所以根据临床实际,我使用了《博爱心鉴》的“保元汤”加当归,本方用黄芪、党参为补气之主帅,补气升提,力能摄血、生血;桂枝、甘草益气温阳强心同时避免气血凝滞,因为在经期眩晕虽然要补但不能妨碍经血排出;当归与黄芪共用为李东垣的名方“当归补血汤”,原方黄芪数倍于当归,正是因为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补气能生血的经典药方。
但此病愈后尚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虚损之病在于平日将养,故刘某继续用益气养血,补肾填精的方法以治本;而李某则教之以休息、食养摄生之法以期不药而愈。
经期眩晕食疗方
清茶鸡丝
[材料] 鸡脯肉100克,龙井茶10克,口蘑10克,蛋清、淀粉、料酒、盐、香油等,小青菜一把
[制作] 鸡脯肉切成细丝,加料酒、盐、蛋清、淀粉上浆。点火上锅放油,油热后倒入鸡丝用筷子划开,鸡丝变白即可捞出沥油。龙井茶热水泡开后漏去茶水,把茶叶铺满盘子底,再将鸡丝放入沸水中一滚,捞出置于茶叶上,口蘑、青菜切丝后也经沸水一滚而出,置于鸡丝之上,淋少许香油即可食用。
[功能] 益气补虚,清利头目。适用于素体气虚,头晕、纳差,经期加重者。
木耳炒猪肝
[材料] 猪肝250克,水发黑木耳30克,枸杞10克,料酒、醋、盐、淀粉、酱油、葱姜蒜少许
[制作] 枸杞冷水浸泡后入沙锅先煎10分钟,舀出少量加淀粉、醋、盐、料酒、酱油拌匀兑成汁。猪肝剔筋洗净切片,加枸杞汁和盐、淀粉拌匀,葱姜蒜切片。锅内放油烧热入葱姜蒜炝锅,倒入猪肝翻炒几下,下入木耳,再继续翻炒后加入前汁勾芡,烧开盛出,即可食用。
[功能] 补益肝肾,养脑。适用于肝肾不足头晕、腰酸、视力下降,经期加重者。
顾志君
医务工作者
主治中医师
以学习为步伐,以治病为己任
以科教为宣传,以实践为标准
长按二维码,关注福泉山房
小福微信:fuquanshan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