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关系特别好的朋友,她已经大四,在适应社会,在准备工作了,在她面前我就是一个大二的小毛孩,在我看来,我们俩的关系更多的像是妈妈和宝宝。习惯使然,我总会事无巨细想要把所有小事发给她看,吵着闹着想要她陪我玩,无疑,这对她来说就成了任性的吵闹,我变得聒噪无比。
其实一直不知道要怎样才能维系好一段关系,我觉得性格使然,于我而言,再好的关系,在漫长的时间和长久的分离面前也显得黯然了,因为我该死的慢热。毕竟,不一样的年纪,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性格,不一样的生活圈,嗯,很残酷,慢慢的就会有不一样的话题,再也聊不到一块去。所以细想我那些十年左右的朋友多多少少都会觉得异常神奇,但也正是我们之间恰好的疏离和舒适的距离感,才有了久远的关系。
有时候也会思考,爸爸说的再好的朋友都要有距离,不要没心没肺的对谁都死心塌地。但就是觉得父母的人际网多多少少都有些现实,不喜欢,他们说的话,也是听听就好。但今天细想突然就觉得爸爸说的话是对的,有距离的才是朋友,关怀过多,情感过深似乎都逾越了朋友的舒适距离,任何没有距离的关系都不会太长久。
言不由衷的喜欢才会想要事事分享告知,至少在我这将近18年来的人生价值观上是这样的,所以才会有各种看起来没心没肺的亲近,因为真的觉得太过珍贵。总是不想缺失重要的人的任何一段人生,也想自己认为重要的人知道自己巨细小事,但很多时候的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是不一样的,每个人有自己的路要走,朋友就是朋友,掺杂过多便是打扰。
或许过了今晚我依然你们聒噪吵闹,但我想给我时间,我会慢慢的找到所有关系的一个舒适距离。
不需要完全的将就,也没有知根知底,形影相依,只是有事情能帮则帮,闲暇时偶尔想念,只是时隔经年,恰好遇见,可以聊天聊地不觉尴尬,大概就是一段最舒适的关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