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某局局长应人大要求,前往人大的会议做专项工作汇报,秘书打印的汇报稿,已提前一天交到局长手上。
局长到达会场后,突然发现报告稿没带。仔细一想,应该是早上换衣服时,遗留在昨天那件衣服口袋里了。此时若回家去取肯定来不及了,这可把局长急坏了。
同在会场的秘书了解情况后,赶紧安慰局长别着急,然后变戏法似的从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份汇报稿交给局长。原来,秘书昨天多打印了一份,以备万一。局长喜出望外,拍了拍秘书肩膀说:“你小子还不错,回去后我让你嫂子做顿好吃的犒劳你!”
这场景,让我们想起一个词——补位。
02 某银行的下级行负责人到上级行汇报工作。除原通知的汇报内容外,上级行领导还问了一些其他方面的数据,这可让汇报人涅了一把汗,因为这部分数据来前没准备,虽然自己知道个大概,但上级领导听汇报是不允许“大概”的。正着急时,陪同来汇报的办公室主任递过来一份表格,上面正好有相关数据……
原来,出发前,这位主任到行里各业务主管部门走了一遍,把各条线的阶段性报表都要了一份随身带着,以备万一。
这场景,又应景了那个词——补位。
03 某企业一家分支机构承接全系统业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总部领导,有全国各地分支机构负责人。
恰逢当地一年一度经贸会期间,交通、宾馆、餐饮等都十分紧张,意外情况时不时有发生。例如,飞机航班晚点导致接机车辆难以调度……宾馆会议中心临时被政府征用导致会场落空……参会单位临时增加参会人员导致宾馆客房不足……餐饮场所发现卫生问题需要临时变更场地……等等。实际上,单凭几个接待人员,是很难应付这么多突发情况的。
好在,在此之前他们联系过当地一家大型商旅服务公司,对方资源丰富,答应一旦发生突发事件,随时在全市范围内提供应急调度服务。正因为有了这个“应急调度”的补位,会务工作才“有惊无险”,圆满完成了任务,受到上级好评。
这场景,让我们对“补位”这个词更加崇拜。
——————
上述几个案例说明,“补位”能力的高低,可以反映一个单位的管理水平。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这个细节应包括“补位预案”,多留一手,有备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