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说过,对于我听过的东西,我会忘记,对于我看过的东西,我会记得,对于我做过的东西我会理解。
无独有偶,美国教育专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通过听讲能记住学习内容的5%,学生通过阅读能记住学习内容的10%,学生通过观看视频音像资料,能记住学习内容的20%,学生通过老师的演示能记住学习内容的30%,学生通过讨论能记住学习内容的50%,学生通过实践能记住学习内容的75%,学生通过教授给其他人能记住学习内容的90%。
可见,记住所学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当小老师,实施兵教兵战术,这样,不仅成绩好的同学,加深巩固所学知识,也帮助成绩差的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还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可谓一举三得。
兵教兵的受益者,并非只有后进生。优生通过为后进生讲解分析过程,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深刻,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甚至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都得到进一步提升。实际上他们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敢于把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与优生同桌,便于兵教兵。
曾经有个学生,学习很轻松,而他的同桌学习很吃力,他就一直帮他鼓励他,后来同桌不好意思了,说以后你别管我了,这位同学说,我不是帮你,我是在帮我自己,我表达一遍等于复习一遍,我会记得更牢固,这位同学不但看重同窗情谊,而且善于表达,不会让别人有心理负担。表面上他是浪费了自己的学习时间,实际上却受益匪浅。
上课时能听懂教学内容,意味着他的接受能力正常,而如果通过她的表达能为同学解决疑难,肯定得理清自己的思维,了解对象的接受能力,了解同学的困难所在,这就需要较强的观察理解力。
实行小组合作,把精兵放在小组内,教会本组的成员,这样锻炼的不止一个人,所有的成员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小组互帮互助,一起努力,共同提高。教师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