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拥有财产的问题上,因为一个人在拥有财产方面能否得到满足并不由某一绝对数量的财产所决定,而取决于某一相对的数量,亦即由这个人所期待得到的财产与他已经实际拥有的财产之间的关系所决定。
对于我们认为可能得到的东西,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视野。我们的期望会紧随这一视野。这一视野范围内的某一样东西一旦出现,我们又有信心可以得到它,那我们就会感到幸福。但是如果要得到这东西存在重重困难,以致没有得到它的希望和可能,他就会感觉不幸福。在他的视野以外的东西,不会对他产生任何影响。因此,穷人不会因为得不到富人的巨大财富而焦虑不安,但富人在目标和计划落空以后,并不会考虑到自己已经拥有相当可观的财物而有所安慰。财富犹如海水;喝得越多越口渴。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名声。
我们感到不满足的根源,就在于我们不断试图推高我们的期望,但同时,其他妨碍我们达成期望的条件因素却保持不变。其实,人们热爱金钱却是自然的,甚至不可避免。金钱就像永远不知疲倦的朴鲁特斯,每时每刻都备着变成我们那飘忽不定的愿望和变化多端的需要所要求的物品。也就是说,任何其它物品只能满足一个愿望,一个需要。所以,它们都只是‘’服务于某一特定目的的东西’’易即只是相对的好处。唯独金钱才具备绝对的好处。因为它并不只是满足某一具体的需要,而是满足在抽象中的总体的需要。
我们应把现有的财富视为抵御众多可能发生的不幸和灾祸的城墙,而不是一纸任由我们寻欢作乐的许可证,也不是某种不花天酒地就是对不起自己似的义务。如果一个人凭借自己的某种才能----不管这种才能是什么----从最初的一文不名到最终赚到可观的金钱,那他十有八九会误认为自己的才能是恒久不变的本金,以此赚取的金钱只是本金的利息而已。这样,他就不会把挣来的一部分金钱积累成为固定长久的本金,而是把挣来的钱随手花掉。这样,他们通常最终会陷入贫困,因为如果他们的才能只能维持短暂的时间。又或者,因为他们挣钱的本事依赖某种环境和某种风气,而这种环境、风气随后消失了---这样,他们的钱财收入也就停止了。
手工制作者尽可以像我上面所说的那样花钱大手大脚,财来财去,因为他们不会轻易失去制作才能,他们也不会被助手、帮手的力气所替代。并且,他们的产品是大众需求的对象,所以不愁找不到销路。因此,掌握一门手艺,就是拿到了一个金饭碗。
相比之下,继承了财产的人起码立刻就正确地认识到何为本金,何为利息。所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会尽力稳妥地维护自己的本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动用本金。事实上,如果可能的话,他们至少会把利息的八分之一存起来以应付将来没有入息的时候。因此,他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得充裕、小康。因此,警觉地保护自己的财产就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所以他们通常都有规有矩,小心谨慎,勤俭节约。一个习惯于处理钱财的人,会小心翼翼地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