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切的根源”这是几年前参加一个培训时记住的一句话。无独有偶,昨天在看《开场白》时,听到罗老师谈到他这十年最大的变化就是知道了“自我归因”。
“自我归因”就是遇事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昨天,和一个姐姐聊天,他聊起了她的苦恼,说姐夫从来不尊重她,然后讲了一件事,说家里有别人送来的礼品,那天她发现少了一箱纯奶,她就问姐夫说:“家里那件牛奶怎么不见了?”,姐夫说:“拿上给妈了”。姐姐就说:“你看你做什么就不和我商量,我什么事都会和你去商量,你不尊重我”。
是的,乍一听姐说的似乎也有道理,所以她很难过,觉得姐夫不尊重她,不和她商量。其实换个角度,姐夫会想:这些东西是我们家的,我们是一家人,你喝了一箱或者拿着送人,我不会在意也不会过问,所以,我拿了一箱给妈妈送上去,也是自由的。你看见少了一箱,我告诉你哪了,事情就结束了。
根本不用上升到是否尊重你?根本没有那么复杂。事情本身不会让你难过,是你对这件事的看法或者解读使你很难过。
生活中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就像今年回来老家过年,老公把儿子和他的牙刷放在刷牙桶里都带回来了,刷牙时发现里面,唯独没有我的,我如果想没有带我的就是他不爱我,那我就会生气,而我想他应该忘了,或者他以为我自己拿了,那我就不会放在心上,出去商店买一个就好了。
同一件事情,你的想法决定了你的情绪。一件事情你觉得赖别人,一想你就疯了,一件事情你觉得赖自己,一想就通了。所以,遇事要记得“自我归因”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改变自己,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