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儿歌叫《重庆歌》,说的是重庆的老城门,古时候环绕渝中半岛的十七座城墙门,如今九开八闭。
朝天门,大码头,迎官接圣(开)。
翠微门,挂彩缎,五色鲜明(闭)。
千厮门,花包子,白雪如银(开)。
洪崖门,广船开,杀鸡敬神(闭)。
临江门,粪码头,肥田有本(开)。
太安门,太平仓,积谷利民(闭)。
通远门,锣鼓响,看埋死人(开)。
金汤门,木棺材,大小齐整(闭)。
南纪门,菜蓝子,涌出涌进(开)。
凤凰门,川道拐,牛羊成群(闭)。
储奇门,药材帮,医治百病(开)。
金紫门,恰对着,镇台衙门(开)。
太平门,老鼓楼,时辰报准(开)。
仁和门,火炮响,总爷出巡(闭)。
定远门,较场坝,舞刀弄棍(闭)。
福兴门,溜跑马,快如腾云(闭)。
东水门,真武山,四方古井(开)。
如今这十七座城门成为古迹,淹没在高楼大厦之间。
从江家巷上了天桥,穿过临江支路下了天桥,横过沧白路来到洪崖洞的顶楼,城市阳台。
重庆的日落要比南京来的晚。已经是傍晚六点,金色的太阳悬挂在西边上空不愿挥别城市的繁华。
游人如织,接踵而来。纷纷排队进入这座具有《千与千寻》魔幻般巴渝风俗的吊脚楼。而我,钟情于这座城市的夕阳美。
欣赏日落,依山而建的高楼,错落耸立。城市阳台的视角似乎不够开阔。于是,寻找下一个最佳观赏位置。
穿过城市阳台和拥挤的人群中,一路小跑来到千厮门大桥的上方。这里有一处花岗岩台阶旋梯,台阶不宽,台阶却铮亮。下了台阶便是千厮门大桥的人行道。
漫步走在大桥人行道上,陆陆续续的游人们开始聚集在人行道上,或三三两两聊着天,或凭栏凝望。几位摄像爱好者,背着专业长镜头,寻找到最佳位置,架起三脚架,等待夕阳落山。
千厮门大桥西侧可以说视野无以伦比。嘉陵江两岸的高楼,更加凸显江面开阔。夕阳的余晖倒映于江面,波光粼粼。一艘货船逆流而上,静静的驶向幸福的远方。
西边上空一架飞机越过,让我想起《滕王阁序》中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虽没有那番景象,空中滑过的飞机,夕阳的余晖闪着金色的光芒,倒映在江面,眼前的此情此景可以相媲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