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思考问题:

1.经历过大难,价值观会有哪些转变?

2.于自己而言,人生最重要的是哪些?

总共五部分:与死亡交手、病中开悟、最有价值的人生、健康,对我自己的承诺、家人,教我懂爱,重点:病中开悟、最有价值的人生。

文章从患病、治疗再到与家人相处的细节,娓娓道来,让人倍感暖心,能看到病后痛苦到开悟的全部心路历程。

一、原价值观

原价值观上:在年轻的时候,建议年轻人要做最好的自己、要最大化影响力;我鼓励年轻人要积极主动、寻找兴趣、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我还用理想中的墓志铭来确认我的人生方向。

当然,“做最好的自己,让自己每天比昨天进步”“最大化影响力,让世界因你不同;只是我把一种美好的自我期许,变成一种朝夕必争的生活方式。

单纯从鼓舞年轻人角度看,价值观是正向的激励,我认为年轻人追求这样的价值观并没有问题,做最好的自己,是让我们奋斗,影响力是放大你努力效果,无论写作、演讲等方式,都是让你单位时间价值扩大。而且功利是衡量社会价值的一个方式,无可厚非。

二、生命只有100天体悟

在遭遇生命挑战后的反思,在我的生命仅存最后的100天时,我才发现,我这一生最大的错误是,我彻头彻尾地舍本逐末,把最要紧的事搁到最后,却把人生最弥足珍贵的时光,浪费在追逐那些看起来五彩斑斓的泡沫。身前身后名根本不是重要的事。家庭、朋友等关系才是是生命最后让你感觉温暖的。

最想做的事:

在夹杂着悲伤、愤怒、绝望和追悔的情绪里,茫然四顾,但死亡的紧迫感却提醒我,无论如何要在生命最后的时刻,好好地做几件事:

(1)让我的亲人、朋友知道我真心爱他们,是他们让我的生命充满了温暖和光辉。

(2)我要跟他们一起度过难忘的时光,让我们彼此的生命都记住在那个时刻里我们互放的光亮。

(3)我要在活着的每一个时刻都是全心全意地活着,我不会再花心思去臆测、追想那些还没来到或者已经远去的事。

人到无求品自高,只要好好体验人生、享受世界的真善美,让自己的生命不断升华成长,不必留下什么,这个世界就会因你而芬芳。

乔布斯:“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地去追随自己的心灵与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转变为:“体验人生,相信感觉,追随你心,世界将更好。”

三、感恩

感恩真是一种奇妙的力量!我只不过是开始发现了别人的好,这个小小的改变,就让我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觉得幸福。

怎么做:第一层是想到“亲人对我这么好,我好感激”!第二层是“我为什么没有回报他们”?“投桃报李”、“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这是做人应有的态度,不懂得回报就没有良心了。第三个层次就是主动付出关心和爱。

四、读后感

1.平衡人生重要性

无论是之前和之后的价值观,我理解开复老师都是积极正向激励的导师,我都认可。或许生病有很多因素,但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会降低发生的概率,而开复老师每天15小时工作,晚上睡觉还起来工作,10分钟邮件,晚上2小时回复,加上睡眠质量差,整体休息是非常不足的,可以说是透支的人生,所以这个结果似乎也是必然。

单纯追求效能,而忽略健康、关系,导致的后果几乎是不可逆的结果,8大关注都要均衡,不能仅关注工作,家庭、关系、梦想、财富等都应兼顾,完整梦想版应进一步完善。

健康一定非常重要,自己健康要运动,身边所有的人目前身体都很好,除了爸爸痛风,感恩~希望来年继续好好的。

2.家人重要性

无论是原生家庭、还是重新组建的小家庭,他们一定是我生命最后最珍视的对象,人生很短暂,我希望用最美好的方式与亲人朋友相处,让那时光成为一种爱的分享,一种心灵与心灵的对话,这样才不会留下任何遗憾。努力用心对他们,然后要做好记录、每一瞬间的陪伴。

3.修心的重要性

生命的意义到底在于什么,到了这个年龄,就一直在功、名、钱上追逐,连我自己都觉得俗不可耐,灵性的成长才是真的成长。关于心灵的成长,我做过多少努力,无论书籍还是课程,都没有付出精力。一直自诩追求自我成长,但成长仅在功效、实用领域,身边很多朋友都在看修心之类的书或课程,或许我需要沉淀下来,走慢一点,才能走远一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