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好孩子之前先教好我们自己
1
传宗接代是任何动物的本能,结婚生孩子,也是人类繁衍后代的一种本能。这种本能,是连任何傻子都会的事情,但是养孩子和教孩子就不一样了。任何人都有能力成为既成事实的父母,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格父母。
成为父母很容易,但要把一个孩子教育成为“人”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记得高尔基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最光荣、伟大的职务是在世界上活着做人”。在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觉得很好奇。
人,本来就是被动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没有人是主动地去申请或要求后才让自己成为人的。更没有一个人是因为意识到做人是光荣伟大的,所以才来担任“人”这个“职务”的。但是,既然来了,既然担任了“人”的这个职务,我们就必须要努力地使自己对得起这个“人”的称呼。
当然,这个被高尔基称为既“光荣”又“伟大”的“人”,并不是指所有拥有人之外貌的、仅仅是形态上看上去似人的人。而是在精神上,行动上都能对得起这个光荣、伟大的“人”之称呼的人。一个合格的人,就必须对自己的这个称呼负责。
自从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开始,他们就已经进入了人生的第一舍学校--家庭。
家庭是每一个孩子进入的第一舍学校,父母是每一个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任老师。每个人的脾气、性格、爱好,甚至命运,都与这第一舍学校和第一任老师,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不管这舍学校,这任老师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如何,任何人都没有选择的余地。这“听天由命”的学校和老师,就是每一个人“命运”的胚胎发育的地方。
不管孩子的父母经济条件如何,政治地位如何,或者文化水平如何,这些都不是最重要、最直接影响教育孩子的关键。真正影响孩子父母教育孩子态度的,是父母对待教育的认识和观念,是对教育孩子的重视程度。
一个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很可能会盘踞于大脑一辈子,每到某一关键时刻,这种教育的影响就会直接产生作用。这种小时候接受的教育,就像存入了电脑的系统盘。虽然慢慢地,随着我们知识的增多,年龄的增大,经历的增加,许多预存在D盘、E盘或F盘里的内容可能要进行增减或更新。但是,没有特殊的情况,C盘里的东西,一般不会去轻易地删除或更改。
所以,农村里有一种很普遍的说法,叫“三岁行为看到老”。说的就是一个人儿时的秉性,可能会持续到你的终生。这儿时的“秉性”,就是从小所接受教育的结果。
最高级的电脑硬件,如果没有相应的软件,在操作时,就无法显示它最佳的效果。儿时的教育,就似在孩子的大脑里安装最匹配、最优质的“软件”。不管父母遗传给孩子的基因有多优秀,不管孩子的先天性条件有多优越,如果接受不到好的教育,就像一台电脑,徒有高级的硬件却匹配了劣质的软件。
记得有位教育大师曾经说过,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孩子的不好,是因为没有碰到好的老师,没有得到好的教育。没有得到好的教育,是因为孩子的父母不知道如何正确地去教好自己的孩子。所以,孩子的父母们在教好孩子之前一定要先教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