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心理学爱好者大概都会和我一样,在尝试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太多的拦路虎,如何从心理上和技能上去扮演好武松的角色呢?一起来吧,从业余的角度去开启心理学之路。
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性格,每一种性格没有对错和好坏,但是有优势和劣势。对于自己,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扬长避短,在工作中生活中更加轻松自如。对于身边的家人、同事、朋友可以更多的去了解和理解,在相处中也就更加和谐温暖。
有一次和一个朋友聊天他就说,以前总是会和爱人冒火,自己觉得不可理喻的事情,对方却轻描淡写。觉得不要东西就扔出去,可是爱人会再次捡回来还要再吵一架。但是了解了性格密码以后能理解了,原来她是这么想的,而且是本能形成,并不是不可理喻或者故意增加矛盾的,顿时就释然了也理解了。
打开《九型人格》
“乱!复杂!想放弃?”NO! NO! 不用头疼,跟我来
第一次看到这个图的,我的第一防御机制告诉我,放弃吧,太复杂,我也记不住呀。但是真是这样吗?
性格是一门学问而我觉得不过就是一个小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没有必要一定要是高手,懂一些能对自己的人际关系、生活之道有所改善就好了。针对第一章的学习我画了这样的一张图,其实我们只要学习这张图就好了,是不是很简单呀?
确实很简单,咱们一起来,从三个区域入手,从三种性格入手。
三个点是三角形的支撑,稳定性比较强,3.6.9号性格是相对突出特点的三个性格,作为三角形的三个角的顶点。然而在性格里面却是动态的,受到不同的影响和压力就会有一定的偏移,圆形可以放在三角形上,成为三个顶点移动的轨迹,把三个顶点移动的轨迹划分为三个部分称为缓冲带。这个缓冲带也就形成了三种主导类型,上图中蓝色区域为本能主导,绿色区域为理性主导,红色区域为感性主导。不同的大家学者不同的书籍对九型人格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注释。不同的角度和分析也会有不同的理解。
业余心理学爱好者会有怎么样的想法呢? 想知道的就是准确的角度。
人与人之间都是不同的,先天的后天的影响也都是不一样的,性格也会在360度的圆形轨迹中变化不断。在人际关系中我们总会遇到许多烦恼正是因为我们对别人的观点视而不见,我们没有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初生的孩童大概是没有性格的,在生存的本能下,受到家人、环境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一个人都会变成如今与众不同的自己。也同时拥有了与众不同的智慧、兴趣和性格。学习“九型人格”无论是什么样的版本,什么样的角度,唯一的目的地是能够“找到真正的自己”。不因环境、家庭、社会等等外界因素所影响,当我们感觉的已经形成的性格正在慢慢弱化,那么我们将会渐渐去感触到内心最深处“真正的自我”。
全球九型人格’的创始人之一的海伦·帕尔默先生认为:直觉常常在不经意中影响着我们的决定和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注意力的练习是连接智慧和直觉的最好桥梁,培养内心的观察力,通过《九型人格》的认知和学习去感知本性。
接下来我们将开启《九型人格》中每一种性格的业余学习,把你想知道的留言告诉我,我们一起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