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种名叫“Citywalk”的慢节奏的城市旅行方式在网上爆红,成为年轻人的新宠。年轻人平日工作忙,鲜少时间好好认识自己生活的城市,而通过“Citywalk”这一方式,可以深入社区街道,感受城市独特的气质,去发掘当地的一些“小确幸”“小美好”,岂不乐哉。
与城市相比,农村基层是我们了解中国国情,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大课堂,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年轻干部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我们更应该来一场“Countrywalk”,深入基层、走进乡村,接地气、聚人气,去听听基层的声音,寻找基层的“惊喜”,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找准农村发展之路。
来一场沉浸式“Countrywalk”吧,沉得下身、沉得下心。现实中,有的年轻干部为了下基层而下基层,存在“上车睡一觉、下车溜一圈”的不良苗头,衍生出“浮萍式调研”“折腾式调研”“作秀式调研”等形式主义问题,非但无法洞悉基层的真情况、真问题,反而给基层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论衡》有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年轻干部要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时刻带着一颗有温度的心,穿梭在村头村尾每一个角落,用足迹探索“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的丰收喜悦,用视野体会“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乐趣童年,用嗅觉感味“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烟火气息,在切身感受“Countrywalk”的魅力中,强化对基层的情感归属和认同,找准自身之定位,领悟肩上责任之沉甸。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殷殷嘱托,在“寻常百姓家”中,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实现自身价值。
来一场互动式“Countrywalk”吧,互相交流、互相信任。李强总理曾感言,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年轻干部基层工作经验不足、抽丝剥茧能力较差,仅靠坐在办公室中看材料、问进度,是无法掌握基层的真实情况的。只有带着一颗谦逊、敬畏的心,经常到基层走走,与坐在村口、门前的群众拉拉家常话,多与群众交朋友,让群众敞开心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样方能在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中,获取基层“第一手材料”,发现问题产生的根源。同时,在与群众交谈时,要警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带来的“空话”“套话”,要学会换位思考,从与群众贴心知己的话题慢慢切入主题,以探讨、商量的口吻和群众交流,帮助群众打开话匣子,带动基层群众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从而为民分忧,为民排难。
来一场反思式“Countrywalk”吧,思有所得、行有所获。“八八战略”制定前后,习近平同志深入嘉兴、湖州、温州、义乌等地,先后形成了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创新民营经济体制机制等想法,由此可见“Countrywalk”是一种工作手段和方法,其最终目的还是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Countrywalk”中,通过走走看看聊聊,我们已经把困难问题的“来源”找到手,“现状”弄明白,但还需要坐下来、静一静、想一想,反思我们看到的、听到的,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穿透一个个微观的景象和个体,折射出社会全貌和问题的根源,把真正的症结抽丝剥茧找出来,进而精准施策,提出下一步落实决策部署的“最优解”。对短期能够解决的,立刻行动;对一时难以解决、需要持续推进的,明确时间节点和步骤,不解决不放手,使“Countrywalk”真正转化为推动农村农业发展的“有效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