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多少米?
多少米就是多少钱的意思。这一描述语不仅仅出现在文玩行当中,也已经在网络中流行。究其来源,有一种说法是来源于广东话,“有米”就是有钱。还有一种说法,是为了询价场合提到钱时别太露骨,就用“米”来代替。至今,很多博主们做视频也会用“米”来避免敏感词。
第二句:开门儿
在古玩市场里,“开门儿”用于形容商品的真假。既然是古玩,就需要品鉴,看这东西是真老,还是做旧的。对于那些特征明显、一看就能辨出是真货的古玩,就叫他“大开门儿”;对应的,如果真品的特征不明显,那就是“不开门”,意思是看不太出来,赝品的几率偏大。
第三句:有一眼
和上一句一样,辨别古玩真伪时,如果觉得这件东西虽然不是一眼真,但看着还行,有点内意思,您再拿给别的专家看看,同样不排除赝品的可能性。
第四句:生坑,熟坑
这里的“坑”不是指被谁坑陷,而是单纯字面意义上的土坑,用来说古玩钱币的“新鲜度”。生坑就是刚出土,带有出土的锈迹;熟坑就是出土时间很长、被盘玩过的,残锈已经和包浆混在一起。
第五句:小三、大四
这里的“小三”指的是价格,淘换来的文玩,很多都需要鉴赏看价,别人和你说价格时,会给个价格区间,比如:这东西我能给您看到小三!“三”的意思是这东西值三位数价格,“小”的意思是一百至三百来块。同样的,“大四”就是四位数价格,七千至九千来块。
第六句:打闷包
到古玩市场,会看到一些摊位有这样的玩法:把一个古朴木盒别上一把锁,里面随机放了古玩物件,具体是什么不好说,整盒打包卖。买到好的就是赚到,买了不喜欢也怨不得人,这种不能检验物件、直接交易的方式就是“打闷包”。和时下流行的开盲盒一样,类似的还有开青皮核桃、开矿类文玩原石等等。
第七句:开片
要想形容在文玩物件上花了功夫,并不是只有“包浆”,其实还有菩提子的“开片”。开片原是指瓷器的一种自然开裂的现象,是瓷器的一种特有装饰,一些菩提类手串盘玩久了,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偶见于白玉菩提、星月菩提上,这种天然的裂纹,给人以苍劲的美感。
第八句:车珠子
有段时间文玩较火,各类夸张报道众多,诸如“价值千万古木被加工为手串”等等,一时间,“车珠子”也被网友戏称为“扯犊子”。其实,车珠子指的是原木料经过加工,最终打磨成手串的过程。后来,也被文玩爱好者泛称为“打磨”的含义。比如:新买的跑环放在手串上挺好,不仅好看,还能车珠子。
第九句:铲地皮
这说的是去农村淘货,或者去地里找货,然后卖给商家。可以参照前一阵热播的龙岭迷窟中的胡八一和王胖子,用“铲地皮”来形容可以说很恰当了。
第十句:压堂
“压堂”的东西就是店里的镇店之宝。一些古玩店里,有那种特别有收藏意义或者是价值高的稀有货,老板会给他们标个高价,若非真正碰见有缘的买主,都不会轻易让价出售,留着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