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苏尘惜
阿米尔·汗的电影,每次都不会让我失望,这次《摔跤吧,爸爸》也一样,一部根据优秀摔跤选手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豆瓣评分已经高至9.3分,很高兴有这么多人跟我一样喜欢它。
故事其实蛮简单的,就是没能为国争光赢得世界奖牌的老爸,把梦想寄托在下一辈身上,希望儿子能完成梦想,却生了四个女儿,心灰意冷的他差点放弃,直到女儿将男生打得鼻青脸肿,他发现了女儿摔跤的天赋,对女儿进行魔鬼式训练,让她们在摔跤比赛中一路走向国际比赛。
这一路走向成功的艰辛,也许我们能从电影里了解一些,可那也仅限于惊鸿一瞥,更多的苦难艰辛,也只有电影原型本人才知晓。
挫败一:女生摔跤不被认可,频繁被周围人嘲笑。
当姐妹俩开始训练的时候,邻里们都用一种看戏的态度看她们,毕竟在那样一个只认为女人只能相夫教子的氛围下,女生学习摔跤似乎是一件特别出格的事儿,后来当姐妹俩的头发被剪短,邻里的嘲笑就更加激烈了,在学校也会被嘲笑。
对于她们来说,不被认可的生活充满了挫败感,就连妈妈也问了一句:被人嘲笑了怎么办?爸爸只有一句话:不管它。
就算被嘲笑又如何,不是每条走向梦想与成功的路都会被认可,如果从一开始就因为嘲笑而停止努力,那就根本无法开始。
挫败二:经济条件窘迫,训练环境艰苦。
摔跤在最初阶段,也许能带来一点荣誉,可是毕竟无法满足生活需求,本来女儿还能做些家务减轻家庭负担,可是参与摔跤训练不仅不能做家务,还需要有训练场地,营养摄入,器材投入……每一份努力的背后,同样还需要金钱的投入。
中国不是有一句话叫做:事在人为。爸爸不仅没有被经济困境打倒,反而自己创造条件让女儿们训练,在田野里挖出一块训练场地,在天台铺棉被。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在卖鸡的摊位面前跟摊主砍价,只为让女儿能吃上一顿鸡肉。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他身体力行地在做这件事。
挫败三:羡慕别人的幸福,却原来只是假象。
姐妹俩讨厌艰苦的训练,更享受小女生美美的生活,所以在同龄女孩出嫁的那天,姐妹俩混在舞蹈的人群中兴奋不已。然而出嫁的女孩却道出了幸福背后无尽的心酸,年纪轻轻就要嫁给不认识的人,只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一辈子与家务活作伴。
她们这才意识到,别人幸福的背后,原来也有心酸,而自己的艰苦训练,却有可能让自己拥有不一样的生活。
残酷的现实像是一记耳光打在她们脸上,如果想要更好的生活,唯有更加努力。
挫败四:坚持太苦太难,惰性滋长。
每天五点晨练,对于女孩们来说着实太过残酷,每天练得腿酸脚酸,于是她们调了爸爸的闹钟,逃掉了晨练。
我最近写稿子,稍微有点倦意就不想坚持,跟自己说太累了休息吧,任由惰性在滋长,然而结果就是交不出稿子。看到那一幕时我会心一笑,多像偷懒时的我自己。
坚持本来就已经很困难了,惰性却可能让从前积累的一切付诸东流。当吉塔去国家体育学校训练的时候,蓄起了长发,爱画手指甲,在父亲与她交流训练情况时敷衍了事,对别人递过来的油炸食物不拒绝,从前爸爸严格要求她的一切都丢掉了,与此同时丢掉的还有从前的她自己,懈怠的她在刚登上国际赛场时以失败收场。
挫败六:没有人会永远帮助你,你要学会自己成功。
爸爸对于吉塔来说,就像是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最重要的那场比赛,父亲却缺席了,吉塔频频看向座位席,仿佛失去了主心骨,有点力不从心。
在比赛的最后,她回忆起训练游泳时,她爸说的一句话:我不可能每次都救你。人生路途上,没有人会永远陪伴,也没有人会一直帮助你,只有自己成为主宰,不要将希望寄托于别人身上,走向成功的路途才会更加稳健踏实。
不管做什么事情,选择什么样的路,遇见挫折再所难免,挫折不可怕,它是人生必需品,也是人生必修课,只有经历过挫折,才能拥有经验,再次遇到挫折时,抗挫败的能力也就越强。
贝多芬说过,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你可以一时被挫败,但你必须站起来。
愿我们,能一路挫折一路歌,走向想要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