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七天,回了老家、吃了烧烤、放飞了自我、完成了假期作业、参加了青少年论坛...想想还挺充实呢。
1、假期作业完成了
心里装着参加论坛这个事,所以再有畏难情绪也坚持完成了假期作业。
虽然写的很慢,但是坚持写作业了。
虽然抄作业了,但是心里装着写作业这个事了。
虽然没有“铲雪”(以前未完成的积累作业),但是国庆假期的作业完成了...
这么一想,满满的正能量啊,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改译的力量+虽然但是语言优化+这是个好事啊~接纳)
2、青少年论坛收获满满
虽然论坛细节体验感差——自己在第几组没有通知、会场在哪里没有通知、大巴车怎么安排的也没有通知、车晚点导致火车赶不上滞留郑州也没人关心...
但是陈彦东老师、梁敏老师还有纪琼院长的课还是收获满满的。
孩子笔记业绩只记了两句话,而且中间多次出去“上厕所”(有真的上厕所时候,更多的是依次为借口出去玩),甚至直接表示听不下去了要“出去玩会儿”。我当时觉得孩子肯定记不住啥了,能接受、认可这培训形式就不错了至于内容无所谓了不报奢望了。
回来第二天跟孩子聊天发现孩子虽然没咋记笔记,但是该记住的基本都记住了,比我记忆力还好呢!而且孩子表示“出去玩”收获了三个朋友!
我瞬间惭愧,我看似是很认真的听讲了也记了笔记,可是装脑袋里的还没孩子多呢!我这几天就加了一个人的微信,还是人家更主动一些!哎,我连孩子都不如,我又有啥资本要求孩子呢。
我得行动起来,学习,给孩子引领,给孩子做好身教。
3、滞留郑州的反思
前因:可以搭乘公司的大巴车回郑州,这样可以从郑州回家,车票可以省钱。
因为返程高速严重堵车,导致原本预定的8:40的火车赶不上了,选择退票并候补了当晚十点以后的共计6个车次。(此时还挺平静,觉得有80%的机会候补成功就一定没问题的。)
晚上十一点多我们还在火车站等候,期待候补结果可以成功,但时间一分分的过去,直到六个车次均候补失败,我们明显的越来越无助与焦虑。看着累的已经躺在地上的孩子我更是心疼万分,眼泪都在眼里打转。
此时,当天的及第二天的车票均已售罄,汽车票也没有...姐姐急的要把第二天的所有车次候补一遍...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不能离开火车站,得随时待命可能候补成功的火车,准备随时上车出发。可是孩子已经累的躺在冰冷的地板上了,如果再这样没有结果的等待孩子是受不了的。
最后我决定就算打车也要回去,不行就住下明天再打车走,不能这么等下去了,得主动出击,动起来。我走出候车室,到车站外找可以送我们回家的车...最后我们成功坐上了1:46返程的车,凌晨3:40我们到家。
反思:(1)贪小便宜吃大亏。
觉得从郑州返程车票可以省100元/人,而且四点半结束买的八点多的车指定没问题——光想着省钱了,没有考虑到黄金周的高速情况,没有计划到突发情况出现的应对策略将自己逼上滞留的尴尬境地。最后折腾半宿,多花100元/人才回家。
(2)面对突发情况,不够沉稳
当确认当天、第二天的火车、汽车都没有的时候,明显的慌了,不够沉稳。(就像面对孩子的问题,自己太焦虑了自己先慌了)
当觉察到自己慌了的时候,告诉自己得稳下来,想办法解决,哪怕付出更大代价(多花钱)也认。这不就找到了车并于凌晨回到家了呀。(当我稳下来了,问题的答案就找到了,我好了全家都好了)
(3)滞留后没有老公的关心;回家了老公睡得呼呼的也没醒(事后沟通说自己睡得本来就死没听到,就算打电话问问你或者干着急不睡觉也解决不了问题啊——心里没有装着这个人 这个事);第二天晚上还没有一个主动沟通,一句话都没有...
面对这些我都做到了不生气,而且觉得是正常的,我的家就是出问题了,我现在就是没有在人家心里呀,要求人家事事关心事事回应那是不现实的(没有生气但有失望,因为对他还是有期望的)。
我先改变,做好自己,我好了,不相信吸引不来他的关心与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