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静夜思》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的课文之一。这是一首古代诗歌,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诗歌通过描绘一个人在深夜思考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清净宁静、自身思绪纷乱的感悟。通过妙语连珠的描写,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古诗词,对于诗歌的理解和阅读能力相对较弱。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表达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学中需要从简到难,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逐渐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静夜思》的内容和作者。
2. 掌握会认和会写课本的生字。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欣赏古诗词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情感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诗意情感。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1. 理解诗中的夜晚场景和人物情感。
2. 掌握要求会读会写课本的生字,理解并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1. 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和隐喻。
2.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教学计划:
第一课时:
1. 导入:通过谜语引起学生对月亮的兴趣和想象。
2.初读古诗,学习生字,掌握要求会读会写的生字。
3.书写指导: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写字。
一看结构
二看笔画
三看笔顺
4.朗读分析诗歌
教师解释诗歌中重要词句的意义,并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与情感。
5.布置作业
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观察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合作学习法:学生共同朗读、讨论和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通过谜语引起学生对月亮的兴趣和想象。导入就是一节课的开端,导入激起了同学的学习兴趣,才会让老师教起来比较轻松,学生学的也游刃有余。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红色的字是本节课的生字,全班拼读
2.将识字放置于古诗当中拼读认读,做到了随文识字,降低了学习难度。
3.交流识字方法。
可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也为其他学生提供了一种识字的方法与途径。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利用偏旁、组词等方法识字生字,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积极的态度中完成生字的认记,培养主动识字的兴趣。(掌握要求会读会写的生字)
三、书写指导
1.出示会要求写的生字,仔细观察,哪些地方书写的时候需要注意。
写字: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观察才能写好字。
一看结构
二看笔画
三看笔顺
2.教师重点指导:
(1)教师示范写。
(2)学生独立临写。教师提示写字时的坐姿与执笔姿势。
(3)教师巡视。
四、朗读诗歌:老师先进行朗读,床前 明月光 举头望明月
疑是 地上霜 低头 思故乡
1.男女生上下读词语,边读边想一想:读了这些一上一下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古诗里面的上句和下句特别讲究这样上下两两相对,这样在读的时候,就显得特别有节奏,这是古诗的一个特点。
2.师生配合有节奏地读古诗,感受古诗的节奏美。
一可以再现生字,在读中巩固;二可以发现古诗上下两句词语两两相对,感受古诗的节奏美。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与情感。
3.请学生讲一讲这首诗的意思,教师讲解:(古时候水井是方形的木头做的,四周围上围栏有好几米高,防止人们掉下去,它的形状和古时候的床特别像,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所以床在这里不指睡床,而是银床(井栏杆),这就是古代的语言和现在我们说的不一样的地方。
4.这么多的意思仅仅用了20 个字就写出来了,体会古诗的凝练。
五、布置作业。
①完成7个生字的书写。
②正确流利的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标题:《静夜思》
关键词:李白、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