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牙,被医生建议最好多看些科普知识,因为我的很多常识都是错误的。回来赶紧脑补~
书名:牙齿疾病
作者:读书堂
看完书我的误区真不少:
01牙龈出血最近抵抗力下降。
如果在刷牙或吃东西的时候,出现牙龈出血的现象,要及早引起重视,因为这是牙周有炎症的表现,应尽早到医院诊治,查看龈下牙石情况,以及牙龈萎缩的情况。
02洗牙后牙缝变大更容易塞东西,一点都不好。
牙结石洗牙后的牙齿常会看起来比较长、牙缝常会看起来比较大,主要是因发炎的牙肉不再肿胀、牙肉恢后健康所致,这是好的现象请不要担心。
03牙结石不痛不痒没关系。
牙结石对口腔而言是一种异物体,它会不断刺激牙周组织,并会压迫牙龈,影响血液循环,造成牙周组织的病菌感染,引起牙龈发炎萎缩,形成牙周囊袋。当牙周囊袋形成后,更易使食物残渣、牙菌斑和牙结石等的堆积,这种新的堆积又更进一步的破坏更深的牙周膜,如此不断的恶性循环的结果,终至牙周支持组织全部破坏殆尽,而使牙齿难逃拔除的恶运。
04牙线不太重要。
每天使用牙线,不许有借口。用水柱清洗,或许可以冲掉餐中花椰菜的残渣,漱口水也没什么用处。只有养成习惯使用牙线,才能去除齿缝间的结石。
05医生的话都是对的。
做牙齿矫正的时候,如果医生说你的牙齿缝隙太小,要把牙齿磨小一点,再做矫正,你千万千万别磨,因为牙齿外面有一层保护膜,你磨小牙齿的同时,会把保护膜磨掉,以后无论怎样保护,都会很容易得龋齿,尤其是做矫正,是前排牙齿,不象后槽牙,补了看不出来,前面的牙齿一旦得了龋齿,补都很难补。
06牙齿矫正后会造成老来牙齿松动。
牙齿矫正是通过轻的矫治力诱导牙齿移动,是一种缓慢的生物改建过程,被移动牙齿的一侧骨吸收,另一侧骨新生重建,最终使牙齿移动至正常位置。过程是渐进的,牙齿是稳定的。正规的正畸治疗不会对牙齿、牙周组织产生创伤。
07智齿等痛了再拔。
50%的人有智齿存在,在16岁左右陆续萌出,由于此时智齿牙根尚未完全形成,易于拔除,并且避免了对第二磨牙的损害,是拔除智齿的最佳时机。
顺便学到牙周的五字保健法:
1赶 每次就餐后刷牙之前,把洗净的食指伸进口腔,顺牙的方向把积存在牙周围的残留物“赶”出来,如此还能起到按摩牙床的作用。
2提 经过推赶后,再用牙刷顺牙缝方向刷去剩余的残渣。
3漱 将留在口中及牙齿上的残留物漱掉,可用2%~5%食盐水。
4按 用食拇指轻轻按摩牙龈10~15次,从上到下逐个按摩,以改善病变组织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迅速消除。
5瞌 上下磕扣牙齿10~15次,以运动牙根部,起到固齿作用,长期坚持,能使牙周病得到控制,健康的牙齿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