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关于善缘的故事。一天傍晚,有一位和尚在返寺途中,突然雷声隆隆,天下起了滂沱大雨,和尚着急四望,所幸不远处有一座庄园,只好拔起脚步去求宿一宵,避避风雨。
庄园很大,守门的仆人见是个和尚敲门,问明来意,冷冷地说:“我家老爷向来和僧道无缘,你最好另作打算吧!”和尚再三恳求,仆人答应进去问问老爷的意思。结果老爷坚决不肯答应,和尚只好请求在屋檐下暂歇一晚,结果,仆人依旧摇头拒绝。和尚无奈,便向仆人问明了庄园主人名号,然后冒着大雨,全身湿透奔回了寺庙。
三年后,庄园老爷新纳的小妾想到庙里上香祈福,老爷便陪着一起出门。到了庙里,老爷忽然瞥见自己的名字被写在一块显眼的长生禄位牌上,心中纳闷,找到一个正在打扫的小和尚,向他打听这是怎么回事。
小和尚笑了笑说:“这是我们住持三年前写的,有天他淋着大雨回来,说有位施主和他没有善缘,所以为他写了一块长生禄位。住持天天诵经,回向功德给他,希望能和那位施主解冤结、添些善缘,至于详情,我们也都不是很清楚……”庄园老爷听了这番话,当下了然,心中既惭愧又不安。后来,他便成了这座寺庙虔诚供养的功德主,香火终年不绝。
而在《论语》中,却还有这样一段对话。“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广结善缘,还是以直报怨?这两个观点矛盾吗?
觉得矛盾,是因为我们常认为“以德报德”就是对方对我好,我也对他好,而“以直报怨”是别人对我不好,我就对其还以颜色。很明显孔子的本意不会如此,在他心里,“德”的上面还有一层境界——“直”。
六组曾经说“直心是道场”,什么算是直心呢?直心就是本性。老子有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真正的德并不是一套标准,而是顺道而为的“道”的样子。释迦牟尼佛被哥利王节节肢解,不但心无恼恨,反而说,我成佛后先度你;孔子在世间遭受了种种的误解和侮辱,受到种种不公正的待遇,在陈绝粮七日,仍然弦歌不辍;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三日复活仍救世人……他们心里没有什么道德标准,而是顺应他们的本性而为,这才是以直报怨”!即使在逆境与侮辱中!圣人仍然没有改变自己仁慈的本性,没有丧失自己“直”,没有生出嗔恨心。
直,又是儒家讲的中庸。很多人理解中庸是和稀泥,是模棱两可。其实,中庸就是天性,就是人神合一,就是直。它可以是孔子式的温文尔雅,也可以是孟子式的雷霆万钧,是佛陀的慈悲喜舍,是济公式的嬉笑癫狂,直是证悟自性后的自在,是不著于外相的逍遥;是临机而施的棒喝,是润物无声的甘露;是五光十色的彩虹,是坚不可摧的金刚。直是道, 是菩提,是万物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