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下午,老朋友WM给我打电话长达42分钟。我俩曾经在一个办公室共事了4年多,自从他离开公司后,已经有两年多没有见面了。而他打这个电话,是因为听到了一个震惊的消息——曾经的同事YY去世了,才40多岁,正是如日中天的年龄。
这个消息我比他早知道了几个月,当时的自己又何尝不是满脸地质疑,还打趣说“开这种玩笑不好吧!”因为,在我的印象中,YY是一个乐观、热心、健壮的人。在工作中,他总是给人以最大的帮助,一起吃饭时总是抢着买单,游玩时总是带给我们笑声,这样的一个人,怎么会因为脑溢血而瞬间就离开呢?
WM还跟我说了一件更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YY竟然一张保单也没有。这一点真是打死我也不能让人相信!因为YY在保险业工作有20多年之久,做过组训、营业区经理、中支总经理,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资深人士;而他的妻子一直在保险一线从事寿险销售工作(俗称“卖保险的”),只是业绩平平。这样一个“保险家庭”,他怎么会连一份保险也没有呢?
WM说,最可怜的是YY是独子,他的父母已经80多岁高龄,没有了劳动能力、没有退休金、没有任何收入来源;他的儿子还在读高一……听到这些话,我把电话慢慢地放在了桌子上,接着打开了免提,因为我的手在不受控制地颤抖,我不能想象他的妻子将用怎样的辛苦和艰辛支撑现在的家!但是,一个词语出现在脑海里,那就是“可悲”。一个天天要求团队给老百姓送去保障的领导,自己竟然对保险没有任何敬畏之心!而又有哪一个家庭的今天不是因为几年前或者是几十年前的精耕细作、未雨绸缪才会有了现在美满、幸福的样子?
其实这样的事情我不是第一次遇到。大姑姐(我丈夫的亲姐姐)在几年前的一个下午给我打电话,“艳君,我现在能给你大哥(大姑姐的丈夫)买保险吗?”听到这个消息时,我是庆幸的,大姑姐终于想明白了!
在保险公司工作后,我虽然不做销售,但是从自己学到的保险知识以及听到营销员们讲的理赔案例中,我理解了保险对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功用。因此,我不止一次地劝说过身边的亲戚和朋友买保险,对于丈夫的家人更是如此。因为我知道只有我身边的人平安了,他们才不会成为我的负担,才不会让我用自己家的金钱去救济他们的生活。
可是,兴奋的心情真得很短暂,因为大姑姐接下来的话,让我从天堂直接坠入到了地狱。“你大哥现在住院了,还能买保险吗?”
还能买保险吗?还能买保险吗?还能买保险吗?……
那一次大哥做了两个支架,当护士在病房门口跟问大姑姐是用国产支架还是进口支架时,大姐还没有开口,大哥就在病床上大声喊“用进口的”。两个支架,进口的比国产的多花了6万元。
大哥出院后,大姐立刻买了10万元的保险。对于这个家庭来说,可谓是亡羊补牢了。
而对我来说,这件事情是令我痛心的,更多的是深深的自责!因为我觉得自己没有尽到一个家人的责任,更没有尽到一个保险从业人员的责任。
从那以后,只要经济条件允许,我就开始给丈夫、儿子和自己买保险;我开始不再拒绝任何一个营业区在我陪伴家人的时间里请我在客户联谊会上讲解产品;开始在营销团队面前毫无保留地讲解自己对于销售的感悟,只为了让他们能够成功地销售保险产品;开始在经过我手制作的课程中用自己最大的才能宣传保险、传播如何做好保险工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可以通过保险这个工具,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保障;才能将家庭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才能让更多的人在风险面前不会因为金钱而眉头紧锁。
有一句话说得好:你再本事也没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就好比“保险虽好,难赔无保之家”一样。当灾难发生在别人身上时是故事,只有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才是事故。
你若安好,我愿备胎到老;你若不好,我是救命稻草。朋友,买保险不是花钱,而是让我们留住自己的钱,让我们不会因为风险而动荡,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保险,它不是值得拥有,而是一定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