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孙子兵法越来越细,也可能是我体验不足,是不能悟到其中的道理。尽我可能的倒逼自己输出。一次读不懂则两次。加油。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
自己计划好后,再引诱敌人进入你计划的地点,你就占了先机。总体而言,用各种方式破坏敌人舒适的休息状态,破坏他们的休息、心情后,他们就容易陷入情绪不稳定状态。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兵法仍旧是一个以众博寡的状态,攻击敌人人少的部分,也就是弱势的点。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
军力有限的情况下,敌人无法料知我的兵力及攻击点,那他们就会均衡的分配,那相对于某一个点来说,这个点的实力就不如我一个军队的实力。每个角都防备,则每个角都是相对弱项。
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败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打仗要了解对方的强弱,包括军力、动态等。同时也要提防自己的情况被清楚的一清二楚。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作战就像水的流动一样,避开高处往低处流,往敌人的低处进行攻击。也像水流一样更具地势不同,而流向不同;打仗也不能单一的用一套作战方法,要根据事态而选用。能因地制宜,则用兵如神。
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所以,五行相生相克,没有哪一个是固定的胜者,四季互相交替转换,也没有哪个是固定不变的,白天有长短,月也有圆缺。我的理解是,要习惯输赢,胜负乃兵家常事,不用较真与一次的输赢。
总结
1要善于隐藏自己的真实情况,尽可能的掌握敌人的状况信息;
2同时因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
3最后习惯输赢,习惯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