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
今天上午,看了关于榜样曾国藩的传闻轶事,十分有趣,令人忍俊不禁。
据说:有一晚,小偷去曾国藩家,正好遇到曾国藩在背诵《岳阳楼记》。可小偷没想到,他都在屋顶上睡了两觉醒来,曾国藩也没背会,气得小偷跳下房梁,背诵完《 岳阳楼记》后扬长而去。
可见他的记忆力不是一般的差。
关于名相曾国藩,以前先后读过两种版本的传记《曾国藩传》、《一代名相曾国藩》,前一段时间又听了《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故决定以他为榜样,学习之、效仿之。
种种资料显示,曾国藩是那种不太聪明的人,否则的话不会从16岁考到22岁,连考7次,才考中秀才。真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毫不气馁,大器晚成。
古人云: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正是这种不怕失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毅力,使得他最后名扬天下。
- 02 -
历史上的名人很多,为何单单选择向他学习呢?仔细想想会发现,其他名人都是天赋异禀,天资过人,咱学不来。
唯独他总是笨笨的、呆呆的,连打仗都是用呆方法——围而不攻,即在敌方围墙外挖沟围住,围个一年半载或更久,最后对方因为失去粮草供给,而投降或被打败。
恰巧,我的记忆力也很差,我比他还笨得多,所以要选择智力平庸的人做榜样。
记得上中学时,同样背英语课文,就看我的同位小嘴“嘚啵嘚啵”地上下翻动着,一会功夫全拿下,我只能望尘莫及。考试时,她政治考满分,我只能考七十分,凡涉及记忆的内容总是矮人一截。
上师范时,更是高手如云。我常常疑惑毕业后考了这么多次试,是咋过关的?自考十几门都是需要记忆的,居然也能蒙混过关。
- 03 -
话说曾相智商虽是不高,但毅力亦非常人能比,他的成功与他勤奋读书密不可分。此外,他每日笔耕不辍,33年间写了两千多万字,堪称写作的榜样。更重要的是,他是活到老学到老,是终身学习的典范。
他的座右铭是“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不就是当下流行的心灵鸡汤中“不惧未来”、“不念过往”、“珍惜当下”,加一句“顺应世事不逃避”,就是要有责任感、有担当。可见,他才是大智若愚、低调含蓄的智者。
曾相还有很多金句值得后来者铭记:
“每临大事有静气”、“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曾相还有另一警句:“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所以,向榜样学习,坚持读书写作,定会勤能补拙,但同时要戒惰戒傲,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省。
智者卓见,庸者拙现。最近各种理由的松懈,书也没坚持读,贪图安逸不可取。还是要学习榜样的脚踏实地,不耍小聪明,一日曝而十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