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生下来终究会变成一个独立的个体,独立思考,独立做事,独立活着。
01
小时候妈妈怀我,我安静的待在她肚子里,小小的,乖乖的,偶尔问起妈妈当时生我时有多痛,妈妈竟然说没什么感觉,我就出来了。原本以为这样顺利出生的小孩该有多乖,多听话。可小时的我经常被人形容犟的像头驴,不喜欢的衣服坚决不穿,不想做的事情被打死也不做,小时的生活经常伴随着挨骂,挨打,一起长大的姐姐说每天午觉醒来最常见的事情就是看见我被群殴。稀里糊涂还完好无损的长大,我还想这些往事是不是当时的我所谓的孩子的执着。
02
该用怎样的状态定义一个人的成长?是身高的变化,体重的变化,嗓音的变化,还是什么什么?在我心里,对一个人成长最好的定义该是他有了自己的执着。就像沉迷于画画,或者爱死了吉他。《小别离》大火,大家都在讨论育儿,讨论孩子和父母的别离,我却从方朵朵的写作生活中看到她不成熟却走心的执着,偷着写,熬夜写,为朋友写,给自己写,当所有阻碍都不再是你的阻碍,当所有困难都能变成你做某些事的理由,我猜这时的你,一定是执着的。想起自己曾对无数件事产生过短暂的执着,现在想来当时做过的点滴的努力根本不能算作执着,只是每个人都有的偶然的一时兴起罢了。
03
你是否对某个城市有自己的执着?不是想去旅游,而是想去生活。就像你喜欢拉萨的虔诚,所以你辞掉年薪百万的工作,去那里开一家青旅,远离了浮躁的内地;就像你向往北京的浮华,所以你每天都努力挤着拥挤的地铁,攒着工资奖金想象着有一天五环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窝。你做所有的努力,都只是想变成属于那个城市的人,在那里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我有这样一个说不清也道不明的执着,我爱哈尔滨,爱那里的人,那里的物,爱那里寒冷的天气,莫名爱着那个不属于我的城市的一切。我为它做过努力,从高考这个属于我的第一个机会开始,我就向着那片土地努力。当网站上给出的推荐院校中写着哈商大的名字 ,我就哭了,和以往每次哭都不一样,这次我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命运总是和人开一个又一个玩笑,我并没有去到那里,然后我开始我的第二次努力,我攒钱,在大一的第一个学期末我有了去那里旅行的机会,我买好车票,穿两条棉裤。我去松花江上走,坐在雪地里拍照,松花江上四处吹来的风把我的脸刮的通红,雪在屁股下化了,然后我拍一拍接着走。我绕着教堂走,绕着街道走,绕着江面走,绕着桥走,我吃糖葫芦,吃锅包肉,吃烤冷面,吃红肠,似乎想用短暂的时间把这个城市装进心里,装进灵魂里。我还有第三次第四次第100次机会,我还会做第三次第四次第100次努力。
04
你有什么自己的执着?主流的,非主流的,正常的,不被别人理解的。
告诉我吧,和我聊聊。说出来追寻的路会不会不那么寂寞,又或者你发现世上和你志同道合的人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