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1

据传言,外卖大战被政令要求停止,如此便有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外卖大战是好事还是坏事。

民众可能通常会认为,所谓外卖的大战就是价格战,但我以为并非如比。

此番东大的外卖战有三个关键要素,各方电商平台自然是战争主体,供应商所提供的网销产品则是战争所消耗的弹药,而消费者支持度与保有率以及消费习惯,才是战争真正的目的。

低价竞争只是各方均采用的比较侧重的战术。

大多数人应该知道,无论在自由市场或计划市场,商业竞争是必然存在的,而互联网的快速升级与东大国内用户大数据的高效使用,无可避免地使商业竞争白热化,最终使有限竞争变成了无限竞争,使竞争升级成为了一场商业领域真正的生死存亡的战争。

商业战争的最终结果无疑是击败并淘汰对手,从而形成垄断。

资本是逐利的,商业最大的利润来自垄断。

在资本向垄断努力的过程中,作为弹药的低价商品对消费者是有利的。

而当垄断巨头占领了对手的市场后,市场件价格将会由消费者主权变成垄断企业主权。

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包括马克思主义者与奥地利学派,对商业完全性垄断都保持或多或少的敌意。

然而我依然认为此次政策的干预是错误的。

理由很简单,在一个充分自由的市场中,外卖电商平台这种低门槛企业并不容易达到垄断饮餐饮的战略目标,目前的三至四家实力相当的大企业之所以会产生有机会胜利的幻觉,前提是不会再有新的资本加入这场战争。

这是不充分竞争的恶果。

并且,在低利润无利润甚至负利润的战损驱使下,许多参战的供应商会渐渐退出战场。

失去了士兵,战争的强度自然就会减弱。

政策的干预表面上旨在减少战争的伤亡,实际上却在变相地助长更多的战士加入,它只是延缓并拉长了战争,最终会导致毁灭性的决战。

就当下外卖大战对市场的影响来看,对低价低质量的同质化竞争将是激烈的清洗,这对消费者而言是有利的。

从高端餐饮市场的角度来看,受外卖混战的影响其实非常有限,真正影响它们的是禁酒令,反腐败,现金限流等等对消费的限制。

总结一下,对廉价餐饮市场的追捧目前仍是真实消费者主权的反映,而一个由消费者主导价格的市场,依然是良性的。

当然,对商品性价比的病态式需求一定会导致伪劣产品大肆泛滥,它会使供应商因不断缩减成本而造成商品的伪劣。

对此,米塞斯说过,“既然人性如此,我们无法用一个不犯错的权威的智慧,去代替人民的蒙昧。”

大多数民众小心翼翼地花钱并不完全是民众本身的错。

政府当下最迫切应该做的是,反思民众为什么不敢花钱,花不起钱,而不是阻止价格竞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