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一直在思考,老公对我的否定,是不是海英老师在第九课里面讲的被反复启动的我的情绪按钮?
回想以前的过往,我经常在老公否定我的时候,就会有委屈伤心的情绪冒出来,我说他看不起我,对我是一种蔑视我的态度说话,然后我就陷入伤心的情绪不能自拔,责怪老公对我的要求太高,好像我怎么努力都达不到他的要求,在他眼里我都是一无是处的。老公倒觉得很冤,明明他就没有轻视我的想法,他又会很生气,我一说你就不开心,好像他是不能说我的!两人就进入冷战模式。
想起海英老师在视频课程中的分享,因为她在其他姐妹面前对他老公大声地吼这件事,她的老公一个星期对她不咸不淡,让她莫名其妙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老公到底因什么而生气。想到这里我笑了,这不正是我和老公经常发生的一幕吗?有时老公生气了,我冥思苦想找不到原因,而我有时也会因为他的一句话就拉下脸。
以前的我没有海英老师的智慧,不知道怎样去面对那份情绪,更谈不上正面表达,怎样和他沟通?我们从开始的冷战模式到后来的逃避模式,我开始对他的生气视而不见,自己也不再闷闷不乐,只顾着做自己的事情,慢慢地,他也不再那么容易生气了,我以为这一切已经走向了平和和宽容,不再斤斤计较,却不知自己已经进入麻木状态。
在上一篇践行中,我回忆了我童年的记忆。父亲经常说我很没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认为我应该是一个很没用的人。在我的原生家庭国,我妈是打前场的,什么事情说到做到,所以母亲对父亲的很多行为颇有说辞,让我从心里觉得父亲没什么本事。
结婚以后,进入老公的原生家庭,婆婆对公公的仰慕和欣赏,让我很不习惯,从心里不认同她的一些行为,公公也就那样很普通的一个人,婆婆干嘛要对他那么恭敬,像是低人一等似的。她经常在我们面前夸公公,那时公公在城里上班,每次公公回到家,婆婆用迎接贵宾一样的热情对待公公,饭后必有一杯热茶递给他,洗脚水打好提在他面前,袜子送到手里,要洗澡的衣服早已准备在洗手间。她还告诉我说,公公喜欢喝茶,饭后很想让我们泡一杯茶给他喝。所以她不管自己多忙,总会在饭后第一时间泡杯茶给他。我进了他们家门以后,这泡茶的任务就自然落在我身上了。老公说我应该向婆婆学习,我白了他一眼,自己有手有脚,不会动啊?你上班,我也上班,下班回到家,凭什么要我帮你做这些?典型的青春期对错模式!
以前的我对老公做不到欣赏和仰慕,反而责怪他不求上进,自己不间地学习报关、会计,都无法带动他继续学习,不满于他的满足现状,日服一日的上着自己的那份班。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便放弃改变他的想法了,做好自己该做的,家里的氛围好了很多。
学习了提升心理年龄的课程,自我觉察心理年龄已有提升,不再那么容易进入到青春期的三种模式,心态平和了很多。这两年老公在外地,我们聚少离多,夫妻关系践行得不多,但至少目前我能对老公怀着一份感恩之心,感谢他这么多年和我一起经历风风雨雨不离不弃,感谢他现在独自一人在外面打拼,为我们娘仨遮风挡雨,撑起一片天空。他对两个孩子说,爸爸就是你们的天,天不会塌下来,就算塌下来,还有爸爸挡着!这个不善言谈的男人,在孩子面前已经树立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形象,这一点我真的很欣赏他,在我的心里,我父亲的形象没有像他这么伟岸!我的天在母亲那里,我在父亲面前是个无用的人!
我是一个无用的人,我想这已经是存在于我的潜意识里的信念系统了,正是因为这样的信念,导致了在老公否定我的时候,反复会启动我的情绪按钮,爆发出同样的情绪:委屈伤心!看来这个男人在我的心中占据着很高的地位,自己深深地爱着他而浑然不知,否则不会出现,他的一句否定就能让我回到父亲否定我的那种固定的模式当中,因为他是我最在乎的人,别人的否定却不会启动我的情绪按钮!
从第九课中我学习到: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不是外部世界,而是一个人对事物的解释、看法或信念决定,所以要改变我们的情绪从不舒适到舒适状态,不是要改变外在的信息输入,而是要改变内在的看法、观点,甚至是信念系统。
因此,只有更新我的信念系统,我才能从这种伤心委屈的情绪当中走出来,从觉察到接纳,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自己爱自己,给予别人爱,需要学习!
黄老师说的,方向既明,且已前行,路虽远亦必抵达。我要将这种信念牢牢地记在心里,在幸福双冀灯塔的指引下,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