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感悟:孔子说:“君子不会致力于饮食及居住环境上追求安饱,努力勤快地做事而且谨慎地说话,又能主动地向志向行为高尚的人请求教导指正,这样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此章在谈论为学所该有的精神与态度。“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虽看似安于贫穷的行为,但其原因并非安贫,而是乐道。而其所乐的是何道呢?我以为这所乐之道有二:一是因为其志在学习及其所带来的乐趣,所以无暇顾及追求物质上的安饱,亦即学而篇首章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之意;二是因为不取不合义的利,故乐自义来。除此之外,“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亦还有一层较为消极的意义即是:注重追求物质上的安饱,便容易因陷于物欲而失其应有的向学之志。
吃饭是为了活着,但在孔子眼中,活着并不仅仅是为了吃饱饭居处安逸。很多人是为了养家糊口而忙碌着,这在儒家看来,只是碌碌无为而已,为什么这么说呢?儒家教人的是要积极的“入世”,不仅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奋斗,更要探寻生之为生的意义,推而广之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这样的宏图大志来说,饮食饱足,居处安逸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孔子认可的是为己之学,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才能学问才是我们求学的目的。今天,我们都在探讨首先是做好人,其次才是增长学问能力。如果学习仅仅为了三餐温饱,而不是有更高尚的追求,我们民族的精神文化就不会迎来复兴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