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状元梁固,有才华,有志向,有能力,可惜英年早逝

梁固,字仲坚,是状元梁灏的长子,也是宋朝状元,大臣。

梁固博览群书,才学渊博,他写的奏章和颂文辞藻工整,非常有文采,他著有文集10卷。

01、志向远大,拒绝父荫

梁固出生于987年,恰好是父亲梁颢考中状元的那一天,算是双喜临门。

梁固自幼好学,志向远大,十三岁即著《汉春秋》,展现出非凡的见识和抱负,父亲梁灏看后大为赞赏,认为儿子将来必定成才。

1004年,父亲梁灏去世,年仅17岁的梁固凭父荫获赐进士出身,服丧期满后,他主动上书登闻院,恳请收回成命,愿凭真才实学博取功名。

02、刻苦读书,高中状元

梁固继承父志,进入父亲当年日夜苦读的山洞,终日与山林、典籍为伴,学问突飞猛进。

1009年,梁固一举夺魁,高中状元,时年仅22岁。梁灏、梁固这对“父子状元”的美谈一时传遍天下。

03、担任著作佐郎,著书

中状元后,梁固被任命为密州通判。后来授予将作监丞的职位。不久后,他奉旨回京,担任著作佐郎一职,专职于史馆工作。

借助史馆丰富的藏书资源,梁固广泛涉猎,创作出众多高水平文章与著作,共计十卷。

04、明于吏道,才干非凡

他为人气质俊爽,善于与人交往,疏财慷慨,明于吏道,历任户部判官、户部使三司勾院等职位,展现出他广博的学识与非凡的才干。

在户部任职时,他发现当时的三司使公事马元方管理不善,导致财政损失严重。

梁固不畏马元方的权势,屡奏朝廷,提出了许多加强财政制度、堵塞漏洞的建议,革除了财源流失之弊。

当时全国刑狱混乱,错判、误判比比皆是,梁固奉诏审查刑狱,仔细研究,明察暗访,断案公允,处置得宜,赢得朝野赞誉,时称“平审”。

05、英年早逝,令人惋惜

1017年,他参加朝廷盛典,献上佳作而受到真宗的赞誉,让大臣们钦佩不已。

可惜这年他突然因病去世了,年仅32岁。朝廷赐予他“文懿”的谥号,朝廷和民间前往梁府吊唁的人络绎不绝,都为她的英年早逝而惋惜!

梁固出身名门,自幼聪慧,志向远大,拒绝父荫,凭自己才华高中状元。

步入仕途后,他提出加强财政制度建议,查刑狱,纠正冤案,他还留下10卷文集,可惜英年早逝!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