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俞姐的分享题目,给人一种平实之感,同时又对内容充满了好奇:她究竟从哪个维度去分享这个被众人讨论较多的话题?因为越平实的话题,越不好讲。
大家按照惯例齐读《老子》,速度很快,22分钟完成。是久违了经典的滋养而急切亲近,是迫不及待想要尽早聆听俞姐的“好运之道”。
俞姐由一个佛陀开示乞丐的故事讲起,描述乞丐如何停止抱怨心存感恩收获幸福。那种感人的画面久久在脑海挥之不去。
俞姐用她平实真诚的语言,把关于停止抱怨的诸多道理娓娓道来。这些道理,大家或许都不是第一次听说,但是因为有了佛陀与乞丐的故事,有了俞姐的分享,这些道理从来没有如此清楚明白触动心弦。
书友们也备受感动,各自分享自己平常是如何处理怨气,有:宣泄即停之,读经典自渡之,沉浸在忙碌里来不及抱怨之,静心之,运动之,接纳理解之等等。让人真切感觉到: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专家!
我从心理学的角度尝试解释抱怨情绪的深层心理机制,也呼吁大家“放过”曾经抱怨的自己,拥抱现在努力修炼不去抱怨的自己。已经发生的一切,无论我们是否允许,它客观上已经永久性存在,所谓顺其自然,就是要在心里真诚地允许其存在,顺它存在的自然。如同歌词“这是无法改变的,由不得你”。未来没有发生的才掌握在我们手中,歌词里唱的是“这是可以改变的,看你自己”。
幸福是很简单的事,停止抱怨即可。幸福又是很难的事,停止抱怨很难做到。所以,我们才需要成长,需要读书,需要团体的帮助。互相激励,报团成长,这也是读书会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