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文章读后真的感到被戳中了。自己也是一个同事眼中“勤奋”的人,文中提到的两个例子,一个学生,一个职员都有我的缩影。
学生时期,我也是题海战术,但是对自己不擅长的题型总是无法真正攻克,陷入“屡错屡做”的循环,每天学习时间很长,但是收效甚微,就连自己现在回看,也是不可理解的,那时的我真真是假勤奋、零思考。
工作后有段时间很迷茫,看不到未来。求助于各种书籍,开始反思自己,尝试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强大自己的内心。出乎意料的是,情形真的开始朝好的方向发展,人也慢慢变得笃定,距离文中提到的职场困境还有一段距离。但我今天依然感激看到这篇文章,他提醒我再不要重蹈覆辙:每日思考、认真总结、找准方向与着力点后,投入并坚持;打破追求勤奋本身,这道思维里的墙。
人生是需要节奏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可以理解为低头走路与抬头看路的关系,勤奋与思考的关系;“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讲的是刀光剑影后的归于平静。
此外文中提到的职场例子对我也有提示,大局观与方向感以及人际管理能力是管理人员更重要的素质,下一阶段要在这方面下功夫。
别再用勤奋掩饰你的懒惰
2016-03-05 阿何 印象笔记
有益的思考+坚持做事情,这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勤奋。
勤奋不是为了努力,是为了偷懒!
坚持做事情很重要,但做事情的同时思考如何更快、更好地把事情做好更重要。
再次强调:勤奋的目的不是勤奋,是偷懒,是为了把原来需要1个小时才能做完的事情半个小时做完,是为了能做到以前做不到的事情。而不是把最简单的“重复性”工作持续下去。
就算小A是在我的企业工作,我的选择可能都会差不多:我会更乐意给小A这样的员工加薪,而让他同事那种类型的人做管理岗位。
小A的长处是善于钻研专业,研究细节。这样的人是专家型人才,可以很好地把本职工作做好。但他的弱势在于大局观和“方向感”较差,同时人际关系处理上属于一般。
他那位同事虽然看起来“没那么勤奋”,但对业务方向的发展却相当敏锐,同时也具有人际关系管理的潜质。
小A有努力,也有思考,只是他勤奋的方向不同,最终得到的东西也不同。不出意外的话,老板应该很快会给他涨薪。
而婶婶的小孩就属于典型的“懒惰式勤奋”,将勤奋肤浅的理解为“每晚学习到几点”,将刷题库作为唯一的学习手段,做错的题不思考,做对的题不总结,成绩无法提升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