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绘本是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形式。绘本当中读的绝不仅仅是文字,而是要从图画中读出故事,进而欣赏绘画。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孩子认知图形的能力从很小就开始慢慢养成。虽然那时的孩子不识字,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如果这时候家长能有意识地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绘本,营造温馨的环境,给他们读文字,和他们一起看图讲故事。那孩子们从刚开始接触到的就是高水准的图与文,他们将在听故事中品味绘画艺术,将在欣赏图画中认识文字、理解文学。比起那些一闪而过、只带来一时快感的快餐文化,欣赏绘本无疑是一种让眼睛享受、让心灵愉悦、让精神提升的美妙体验。
当然,绘本不能立竿见影地实现我们对孩子的所有期望,但绘本中高质量的图与文,对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还有情感发育等等,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那么今天就来推荐几本绘本吧~
1.《大卫,不可以》
讲述了母亲和儿子大卫的故事。 每一个看过的孩子都非常喜欢他,这个天真无邪、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的小男孩,让他们觉得又开心又释怀,世界上哪一个孩子不渴望像大卫一样随心所欲地在墙壁上乱写乱画、把浴室变成一个沼泽地、头戴铁锅敲得叮当乱响……
大卫·香农,是美国知名的图画书作家,也是各种重要奖项的获得者。他最钟爱的《大卫不可以》曾获得美国凯迪克图画书银牌奖。大卫的妈妈总是说:“大卫,不可以!”大卫伸着舌头,站在椅子上颤颤巍巍去够糖罐;大卫一身污泥回家, 客厅的地毯上留下了一串黑脚印;大卫在浴缸里闹翻了天,水流成河;大卫光着屁股跑到了大街上……每一幅页面里都有妈妈说的话“大卫,不可以!”但是,书的精华在后面:大卫在屋子里打棒球,把花瓶打破了。这下可闯大祸了,大卫被罚坐在墙角的小圆凳上,流眼泪了。于是,妈妈对他说:“宝贝,来这里。”妈妈给了他一个温暖的拥抱,对他说:“大卫乖,我爱你。”太经典了,一个童年恶作剧的故事就收场于这样一个爱的动作。不管孩子有多调皮,可是当他伤心的时候,母亲的怀抱永远是他温情的港湾。
2.《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
讲述了发生在白垩纪恐龙时代的一只霸王龙和一只小甲龙之间感人至深的父子亲情故事。很久以前的一个晴朗的日子,甲龙宝宝出生了。“嘿嘿嘿嘿,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一头霸王龙流着口水,正要猛扑过去,甲龙宝宝叫了一声“爸爸”就抱住了霸王龙。霸王龙吓了一跳:“你怎么知道我是你爸爸呢?”“因为你叫我的名字呀。知道我名字,就一定是我的爸爸。” 甲龙宝宝告诉霸王龙,“我的名字叫‘很好吃’。”接着,“很好吃”开始吃草,一边吃还一边说:“我要多吃一些,早点长得像爸爸一样。”一头眼里闪着红光的吉兰泰龙要吃“很好吃”,被霸王龙挡住了。这天晚上,“很好吃”在霸王龙的怀里睡着了。看着它,霸王龙小声说:“你想长得像我一样啊!”霸王龙心里一阵阵地疼,比背上的伤口还要疼。可第二天一早,它发现“很好吃”不见了,它急坏了,原来“很好吃”去给它摘红果子去了。当霸王龙教会了“很好吃”各种各样的本领之后,它对“很好吃”说:“今天我们就分手吧!”“很好吃”哭了:“我要长得像爸爸一样,我一定要和爸爸在一起。”霸王龙说:“不,你不应该长得像我一样,你也不会长得像我一样。”它骗“很好吃”说咱们赛跑吧,如果你先跑到那座山上,我就会一直和你在一起!为了一直和爸爸在一起,“很好吃”头也不回地朝着山上跑去。
霸王龙虽然是食肉龙,但同时它的心中也有爱,因为深知小甲龙不可能长成像自己一样,所以才忍痛与其分离,想让它回到自己的亲人身边。
3.《铁丝网上的小花》
这是发生在德国小城的故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个小女孩叫做罗斯.布兰奇,她无意间发现一个集中营,她看到有些小孩被关在铁丝网后面,罗斯.布兰奇觉得他们很可怜,就给他们食物,最后他们的城市被攻占了,老百姓纷纷逃亡,罗斯.布兰奇却想再看那些小孩一眼,没想到却被军人当成敌人。罗斯.布兰奇最终成为战争的牺牲品,但她的死却令人反思战争所给人带来的巨大代价,以及长久消除不去的悲伤。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反思战争、呼唤和平的书,是每个青少年都应该阅读的书。
那么今天就先推荐这三本绘本吧~希望爸爸妈妈可以每天晚上,能固定半小时和宝宝一起亲子共读绘本,与电脑、电视隔离,更好的培养宝宝的阅读习惯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