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城市,即便是深秋的冷风,也是湿润软绵的。呜咽着往屋子里灌,倒像是个受了委屈的孩子,带着一身的寒意,在向你乞求温暖。
周末两天,犹如老禅入定,窝在沙发里看推理小说,浑然不觉时间流逝。等到反应过来,已是周日的深夜了。吃了极少的食物,竟也不觉得饿。唯一有些焦虑的,是公众号文章未写。
我像个冬眠的动物,倏地关闭了所有向外的触感,一草一木,一沙一花的奇妙景象累积在胸中,奔涌成一条大河,却没有倾泻而出的表达欲望。
于是想着,就这样吧。我写到哪儿算哪儿,旁人随便听听也罢。
朋友对我说,我的每一篇文章都很鸡汤。这原本是好话,却听得我愣了一下。我向来讨厌鸡汤文,也不好为人师,不打算教别人怎样生活、怎么做人。
我所以为的是,作者应有一套向内的价值体系,读过的书,遇见过的人,看过的风景,增长的年岁,都是为了让那套价值体系更丰盈,然后做向外的输出。
这套体系越强大,因外界而产生的烦恼也就越少。而我的每一次输出,都不过是内心的映射。如果它很鸡汤,就代表我内心的这套体系算是积极的,如此我自己便感到满意,也不是很在乎它化成笔下文字,符不符合大多数人的内心诉求。
我只想输出价值观,它能不能被人接受,能被人接受多少,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一个人的思想,太从众自然是不行,等于放弃自己的思考和观点。但小众也不见得就是珍宝、是璞玉,因为真理不会蒙尘,不会像野百合盛开在幽静山谷。
所以,我一直在调整自己的那套内在观念。迄今为止,我对它没有一个清晰的标准,或许我终其一生也不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不过,我很清楚它不能是什么样子。
它不能让我顾影自怜、孤芳自赏,产生郁郁不得志的情绪;也不能让我随波逐流,追求世人眼里的成功。只要做到这两点,我便确定它的发展轨迹是好的。余下的,慢慢雕琢。
另有一个朋友,特地打电话给我,说我的文章比以前多了些烟火气,这让她很欣慰。我是一个不太生活化的人,几乎不加入什么圈子,也没有所谓的泛泛之交。独处的时间较多,偶尔聊天的人也只有那么两三个。朋友自从去外地工作后,一直担心我会孤独。
我不知该怎样跟她解释,只是说我真不需要很多朋友。现实生活里我几乎没什么倾诉欲,即便有事想说,打电话、发微信都是极方便的事。
况且,写作、阅读、看电影,这三件事几乎占据我全部生活空间,一旦入迷,很容易忘我。我从没认真去体会,自己孤不孤独的事。大概这样的状态,就是不孤独吧。
可作为一个社会人,即便你不去关注,每天大量的讯息也会塞进你头脑里。我挑那些能牵动情绪的,无论喜欢或讨厌,将它诉诸笔端,这便成了文字里的烟火气。
在我的认知中,一个好作者,身上的烟火气不能太重。前阵子关注了一个自媒体人,每天写些办公室撕逼、婆媳矛盾、亲子教育之类的主题。只可惜,她连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了。所传达出的感觉,就是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妇女,一边嗑着瓜子一边跟你抱怨家长里短。
当然了,在一些人眼里这没什么不好。它能让你办公室撕逼更厉害,在婆媳斗争中取得胜利,还能知道怎么制服家里的熊孩子,非常有用接地气。只不过作为一个作者,你往生活最一地鸡毛的眼孔里钻,只怕是失了精神气度。
我认为,作者的功能应当是把人从日子的繁琐里解放出来,构建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作者应当有烟火气,那是对生活的体察,但不能让烟火气迷了眼,只知教人钻营世故,却忘了写作阅读的本质,是安抚情绪和灵魂。
周国平曾说过“世上从来不缺少热闹,因为一旦缺少,便必定会有不甘心的人去把它制造出来。”作为一个写作者,不用去凑热闹,也不用去制造热闹。
我常说我喜欢日子的喧嚣和沸腾,喜欢这人间百态。但我更知道,自己只能做一个边缘人,在出世和入世之间游离。太热闹的日子,会让我怀疑它背后的空洞和贫乏,就像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对热闹的体悟必不可少,却不必一头扎进去,太沉溺于某一种生活。
说来说去,这大概只是我这一类人,所能接受的。这世上有千万种活法,就有千百种生活智慧。孰胜孰劣,不必较真。你所喜欢的就是好的,其他的不过听听而已。
秋色已晚,寒冬将至。日子即便天寒地冻,也愿生活不是路遥马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