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中学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知识的不断积累,逐渐有了自己独立的思维方式,这应该是我们家长所希望的,因为孩子长大了,这是他们所必须经历的阶段。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却陷入了痛苦、郁闷的困惑中。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越来越难管了,越来越不听自己的话了。
有这么一位家长,吐槽管不了孩子,孩子攀比心理强,总想向家长要钱请同学吃饭;买衣服、鞋子要自己选才行;每天晚上玩手机到凌晨2点多,而且有早恋的倾向。每当遇到这样的家长的诉苦,我就反思自己这几年教育孩子历程,结合正反两方面,促使自己不断地去学习,学习孩子所需要,不断修正教育孩子的方式。
其实,家长遇到难管的孩子,并不是孩子难管,更不是孩子学坏了,而是家长的教育观念没能及时地更新,还停留在过去教育孩子小时候的方式上。没想到孩子是不断成长的,我们父母最大的心愿不就是希望孩子不断地成长吗?可是等孩子真正成长起来了,自己却没能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我也遇到这么一位家长,孩子上高三,是特长生。光为孩子学专业特长就投入不少经费,好在孩子懂事、肯学,家长感到特别知足。这位家长的教育方法就是尊重,尊重孩子的选择,做父母的做好引导就行。说真的:“孩子自己上进真的是家长福气,天天靠家长督促太累,孩子自己累家长也累,其实有的家长干涉太多反而限制了孩子个性,到这个时候已经控制不了孩子,家长的干涉适得其反,还跟仇人一样。”
我一直坚持认为孩子需要的,就是我们父母所学习的,所以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父母不断学习的过程。而这位家长的一句话更让我感动。她说:“孩子小时候爱下象棋,我不会下,为了陪孩子下象棋,我就自己学象棋,目的就是走进孩子的心里。”
走进孩子的心里,多好的一句话呀!我认为,这才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方法,也是最管用的方法。只有走进孩子的心里,孩子才能和家长平等地交流,才能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家长,这样家长才能了解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家长的才能做到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