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一个故事是这么说的,动物森林创办了学校,每个动物都要入学六年,学习对环境的警觉性,行动灵敏度,食材的辨识等等基础能力,于是森林里的动物都变得更有能力,也生活得更好了。
但学校不断发展,学习时间延长到了十二年,要求每个动物在基础能力外,还要学会爬树,飞行和游泳。于是老鹰开始忙着练习爬树,海狮开始忙着练习飞行,猴子开始忙着练习游泳。
偏弱的项目总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补足。
由于过去动物们确实透过在森林学校的学习,提升了基础综合能力,便根深蒂固地认为学校的一切都是好的。
但这一切真的是好的吗?
会不会有那么一天,老鹰惊觉自己本来可以飞得更高,海狮惊觉自己本来可以游得更远,猴子惊觉自己本来可以攀得更高?
会不会有那么一天,老鹰忘了翱翔,海狮忘了悠游,猴子忘了驰荡?而鱼成了森林的边缘人,因为它无法离开水中去上学。
这个就是我们的教育制度,沿袭过去工业社会的标准,对每一个人进行无差异的训练。
当这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进步,都在迭代,只有学校还一成不变。
不一样的烟火在学校无差异的打磨下,成了都一样的烟雾,模糊得看也看不清。
如果说通识教育是必备的,在那之后的内容呢?是不适应该更贴近现实一点,更贴近未来一点,或者更灵活一点?
每当学生问我:“我学三角函数可以干嘛”
说真的,我不知道,我只能说:“或许你以后有机会成为数学家吧”
事实上,在大多数人的生命里,三角函数都留在了十八岁那年。
学生说:“上大学之后,我跟它就是陌生人了,我一定要把它烧了。”
我也问自己,学生花这么多的时间在进行学科训练之后,他如何去培养自己的天赋与兴趣?
都架错墙了,任你千辛万苦爬上梯子又有什么用?
勉强进去吧!忍一忍这一生也能过。
于是每个人毕业之后都一片茫然,只能到公司去找份工作。造就了多少眼神黯淡无光的上班族。
2.
我从小就很喜欢中文,上学之后最喜欢的,成绩最好的自然也是中文,但惨不忍睹的数学拖累着我的平均成绩,于是在考大学的战略上,我理智地把大部分的时间都安排给了数学科。
数学是我的弱科,从国小就见端倪,而现在我要一步一步把这块补起来。那是一段痛苦的过程。
我将自己抛进数学中,拌杂着挫折与泪水,还有不服输的倔强,在半理解半背诵中,成绩一点一滴地进步了。最后,我的数学成绩仅次于国文。
听起来很励志,我也确实为自己感到骄傲。
而当时的我并不晓得,这将会影响我的一生,也可能是一个错误的开端。时至今日我还无法定论,这对我是件好事还是坏事。
学校和我自己限制了我的眼界以及我对世界的想像。我和大多数家长,学生一样,眼里只看到了三样东西,就是分数,分数和分数。
我的中文因为时间的分配而退步一些,但数学大幅进步,这看起来是个成功的安排,因为总分上升了。
又到了填报学校的战略计画。我选择商业类的科系,因为数学比重比较重,可以录取比较好的学校。另一方面就是,这类科系感觉出路比较广。
我看见我得到了,却没估算到我失去的。
如果我把投入在数学的时间拿去多读一点我喜欢的书,我的人生是不是会就此走上截然不同的路?或许我跟我的工作就不会过着同床异梦的日子。
如果可以回到过去,我就立马回去扇自己两巴掌。
“你喜欢数字吗?你了解商业科系在读什么吗?”
“你不喜欢,你不了解,你还硬要跟它绑在一起,是有病吗?”
是的!我有病,所以我录取了公立大学的经济系。
选学校,选科系,找工作就像相亲一样,你尽可能地去了解对方“表面所呈现的样子”,接着,就开始因为你的选择享受成果或者付出代价。
当时的我仍然是执迷不悟。
大家都说要有好学历才会有好工作,都说硕士毕业薪水比较高,于是我大学混毕业之后又报考了研究所。
当然,一方面也是因为我花太少的时间在自我探索,对未来没什么想法。
在补习班的日子,我真正认识什么是经济学,真正地喜欢经济学,我以为我误打误撞找到了喜欢的东西。
但念了研究所之后我发现,研究所的经济学根大学的经济学几乎不是一回事。我不喜欢研究经济,更不喜欢毕业之后的相关工作。
如果说学习最后的目的,就是选择一个想要的志业,在未来的三十年间以光阴奉献。那么我过去多年学生生涯的这段铺陈,如今看起来就像一场离谱的错误。
3.
父母,老师乃至于任何人都不断告诉我们:“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可是没人告诉我们,大多数人念的科系跟毕业之后的工作毫无关系,是怎么一回事?
那我们花费这么多时间读一堆以后用不到的东西的目的是什么?
有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给了一个答案,一个人的学历有“传讯机制”。好学校的学历可以告诉老板,你是个很有学习能力,很有毅力的人。
好的!原来在我的青春里填充了一堆乱七八糟的玩意,就为了让未来的老板知道这么一件事。
比起这个,我更希望我是真的知道心里想要什么,朝着这个目标在前进,选择正确的方向在努力学习。而不是听说好学校就有好工作,就一直把课本的内容往脑子里塞。
英国文学作品摆渡人这么说道:
这所学校专门磨平人的热情,创造力,更重要的是消磨人的意志.......满目倦容的立方体,里面做了三十个人型机器人,各个都在说着毫无价值的废话,却像正在演一出能改变生活的大戏。
学校曾经拯救了整个社会的素养,但现在他却成了消磨创造力的场所。
任何人都可以在不断地练习下,把学校的科目练得很好,但那又如何?
这对我们的社会真的有帮助吗?或者只是让你听不见心里的声音,让你无法分辨究竟什么才最贴近你真正的渴望?
更何况除了这些科目以外的世界还很大,还有很多值得尝试,值得学习的东西,却被屏除在学校的教程之外。
从<<放学后才是关键>>这本书里面,可以看到更多灵活教育的案例。
难怪台湾越来越多人选择“在家自学”和就读“实验学校”。
如果有一天我有孩子,我也不会让他到一般的学校去就读。
我想我自己可以教孩子,而学科内我所不会的,我的孩子也不需要会。
学点音乐和绘画,读点课外书,这些在我看来,都比学会三角函数对一个人的生活有意义得多。
在更广泛的探索中,也能拓宽眼界,找到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或许有人会问:这样做会不会扼杀了一个孩子将来成为学术大儒的机会?
每一个学术领域经过这么多个世代,都已经长成了一棵盘根错节的大树,我更希望他能综观全局,去了解各棵树的中心精神,而不是苦苦爬上去,爬到某个枝微末节处去钻研一小片树叶的纹路。
4.
现在线上课程发展蓬勃,大大降低了教育的门槛与成本。或许在未来,每个人都能够从学校中解放,自由选择喜欢的课程和地点进行学习,而不再是无差异化的填鸭式教育。
将自己打造成独一无二的知识个体,规划不一样的生涯轨迹,不仅是让人生更丰盈,让学习之路走得更长远的方法,也是因应人工智能浪潮来袭的解套方式。
我想说的是,学校或许有学校的好处,但也有它的弊端,我们都应该共同思考,如何让教育变得更合时宜,而不是更窒息。
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人都一定要及早,及早再及早找到自己的兴趣。
人可以走错路,但不能原地踏步。兴趣可以改变,至少当下做的事都是你喜欢的,而不是随机的选择。
我的朋友在他女儿五岁的时候就催她要立下志向了。这一点都不早,真的刚刚好!
立下志向是一个自我了解与选择的过程,当一个人对自己一无所知的时候,就会对未来一片茫然。
每次学生跟我说念什么科系都没差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从来都没好好倾听过内心的声音,就像看到过去的我,迷失在分数里。
别再执着于好学校就会有好工作的迷思而淹没在制式的学科里。
比起好学校,让你有兴趣的科系更重要;比起好公司,跟兴趣结合的工作更重要。
希望在未来,学校是一个能让学生寻找天赋、发展兴趣的地方;希望你我未来的每一步,都是用“心”踏着脚步在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