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关于中国乡村我更多的是在书、影视或从家长前辈那里了解到的,几乎没有切身的体会,有也是在很小的时候,已无甚记忆。所以这篇文章就权且当做是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和《江村经济》两本书的读后感吧。
一、经济
我试着从三方面来剖析,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先来谈第一方面——经济。谈乡村经济就不得不从土地开始说起,中国自古以来便是农业社会,土地可以说是广大老百姓的“命根子”,土地上的农作物收成决定了百姓们的生活质量,间接决定了国库的充盈与否。将这个体系标准化,忽略掉各朝代皇帝的横征暴敛以及官吏们的贪污腐败,无论是井田制、初税亩,所谓的“小农经济”或是其他,只要还是以耕种为第一生产力的话,它的经济发展都可以说是十分缓慢的。
缓慢的经济发展决定了慢节奏的生活状态,于此形成了一种社会惯性,即农民正常劳作——被压榨至生活水平线以下——反抗——继续劳作,由此基础上形成的农业国家大体上也便形成合——分——合的历史趋势。
但这都是内部的自然变化,到了近代,随着西方国家撞开了中国大门,来自外部新的动力冲击着中国固有的经济体制,即西方思想潮流和技术潮流,这里我把它们统称为“西潮”。“中国经济生活变迁的真正过程,是从西方社会制度直接转渡的过程与传统的平衡受到了干扰,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首当其冲的便是蚕丝业,来自西方机器制造的丝织品涌入了中国市场,更精美、更廉价,很快“男耕女织”的模式宣告破产,工厂取代了家庭手工业系统,于是为了引进技术,必然引起一种从家庭个体劳动到工厂集体劳动的变革,“在一个集体企业系统下,生产资料和劳动之间设计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所以这种变革不管涉及到技术、社会组织,更涉及到一种新的社会原则——合作。
“合作”对农村的潜在冲击是巨大的,它导致了新的挣工资的人的出现,在传统的集体生产中,家的财权在一家之长手里,而挣工资基本上是个人的事,财产分配的变化进一步导致了固有家庭结构的变化;挣工资这一新的挣钱概念的出现又进一步影响了人们的固有理念,于是一批新事业兴起,进一步冲击着农村的经济结构,使其更加碎片化;家庭手工业衰落,城市资金流向对外通商口岸,不留向农村,农村经济萧条,资金缺乏,高利贷泛滥,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中国农村真正的问题是人民的饥饿问题”,再加上土地的落后占有制度以及地主收租的沉重压力,土地改革与恢复农村企业迫在眉睫;与此同时,城市受西方技术影响,开始工业化发展,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大量人口外流至城市,这是一股破坏性的力量,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应着时代潮流随之变化,这就到了我们的第二个方面。
二、思想文化
我们所处的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的社会,而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前者是法理社会,后者是礼俗社会。乡土社会中他们对于周围的一切环境,包括人和物,都是再熟悉不过的,所以知识的更新十分缓慢,缓慢到一代人以上,由此形成的宗族观念便牢不可破,因为老人懂的东西随着时间的积累总比年轻人要多且正确,老人所说的话的权威性与真理性便更加突出,所有就有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等的“箴言”。
乡土社会中的规矩也不是法律,而是习俗,是扎根在泥土中的土气(但由陌生人组成的现代社会无法用乡土社会固有的风俗来应对,所以“土气”这个词也慢慢地变了味,成了骂人的词汇)。“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乡土社会由土地兴起,但同时又被土地所束缚,直到上文所讲的“西潮”打破了这一切,这是一柄双刃剑,它带来的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深层的是思想革命。
随着挣工资这一现象的不断普及,财产的掌控权不再集中于一家之主手中,之后随着财产的不断分散,单个家庭不断从家的复合群体中分化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宗族观念渐渐淡薄,但淡薄的最主要原因还是社会发展速度加快,老人们的经验渐渐失效,年轻人占据了主导地位,青壮力流入城市,再之后知识分子下乡、文字下乡,新鲜血液助力改革。西方思潮涌入,城市化进城加快,思想观念的转变渐渐变得不可逆转,自由、平等、民主思想革命,乡土社会原有结构土崩瓦解。
但是,人的思想是有惯性的,更别提是绵延两千多年的惯性,董仲舒的那一套宗法理论早已刻印在我们的骨髓里,难以磨灭,所以直至今日我们仍有“人情”、“老规矩”这些说法,维持人际关系占据了我们太多的时间,尤其在过年更是如此。这既是乡土文化残留的精髓,也是糟粕。中国人过去对土地的依恋,现在则转移到了家,也不能说是转移,只能说是更加强烈了。最近上映的《流浪地球》,网友也笑说逃跑也要带着家,与之相对的便是欧美影视中开创一个新家园,我倒是觉得,中国本来就是个人情社会,没了这些,那还叫中国吗?
随着西方思潮传入中国的词还有一个——理性,我觉得这才是最重要的。“理性是指依了已知道的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去计划他的行为,所以也可以说是科学化的。”而乡土社会更多的使用感情,它是以充分了解来配合人们行为作为基础。在西方,人们之间相处是团体格局,争的是权利;中国则是自我主义,攀的是交情,孔子所谓“推己及人”,讲究一个差序结构,在这种社会结构里,从己到天下是一步一步推出去的 这也是中国文化中“私”的来源,因为“在这种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都是公的。”
所以理性这个词传入中国之后,权利与义务渐渐分离,人情味逐渐变淡,但与此同时,人们也在从所谓的“自私”向“无私”转变,因为两种人的着眼点不同,前者关注的是个人,后者关注的是团体,中国现在一直强调“团体精神”、“家国情怀”,讲革命烈士英勇事迹,其实都是为了改变这个着眼点,这样社会才能更加稳固。否则都像古代人对王朝更替漠不关心,那怎么行?像那些岳飞屈原之类的忠义之士终究还是极少数,更何况在古代所谓“忠义”,其实更多的是体现在“君”对“王”忠,而并不是“君”对“国家”,所以,“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大转变。”
最后再说一下两性关系,这里有一个很无语的词“男女有别”,跟这个词背后所蕴涵的含义一样,乡土社会中家长包办婚姻更加令人无语。他这么做的本质其实前面已经提到过了,就是维持社会稳定,感情是有破坏力和创造力的,在稳固的社会环境中容不下这个“畸形”存在,“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所以在乡土社会格局被打破后,变化的社会环境造成了感情的萌芽,这时的感情还是纯粹而没有杂质的,从当时影视作品中便可见微知著。
“男女有别”不仅在生理上,更在心理上在男女之间筑起了一道墙,所以中国传统的感情更趋向于同性,所以中国讲究的是“家族”单系组合, 而不是西方的“家庭”。
“宗教家对性的抹煞,不论自觉还是不自觉,绝不是偶然的。”恋爱是一项探险,是对未知的探索。过去感情是亚普罗式的,现代则是浮士德式的,关乎思想转变,更关乎经济的飞速发展,所以发达国家的人们男女感情交往往往比发展中国家更为自由,“依现代文化来看,男女间感情激动的发达已使生育的事业摇摇欲坠。”其体现便是有些发达国家人口已成了负增长。
所以我们似乎应该在两者间取一个平衡,现在中国已放开了二孩政策,经济发展愈来愈快,是时候考虑一下这个问题了。而中国从父系社会到男女平等的转变,从西方技术、“合作”理念传入中国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其标志便是女性可以独立挣工资所导致的家庭话语权的增加。
三、教育
最后一个板块是教育文化,因篇幅有限,等留到中西教育文化对比时再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