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十年来,企业高管、职业经理人的薪酬不断上涨,始作俑者是在南方。
近十几年来,足球运动员的年薪动辄几百万乃至上千万,始作俑者是在南方。
近几年来,中学教师的年薪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似乎在刹那间跳涨,始作俑者是在南方。
这里说的“南方”,是指广东那边。更具体地说,也就是大湾区附近的广州、深圳一带。
近期,关于深圳某中学连续几年大力度、大批量搜罗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博士生加盟,且许以至少30万年薪的消息不胫而走,并引爆舆论场。
舆论关注的倒不完全是一年至少30万的薪酬。客观地说,在当下,30万算不得什么高薪,而且,作为一个求学生涯超过二十年的名校博士生一年拿不到三十万的收入应该也是小概率事件。
根据我的了解,前些年就有一些不同专业的硕士生毕业后南下深圳的中小学了,而且去的第一年各种杂七杂八收入加起来也有27、28万。去年,广州某区教育局的一个副局长带队到上海的几所“一流大学”(即原来的985学校)招聘,在他下榻的酒店我就问过学生的待遇如何,他说比深圳要低一点但在全国肯定是有竞争力的。可见,珠江三角洲的羊城与鹏城互别苗头、一争高下已经扩延到各个领域了。
所以,今年引爆舆论场的深圳某中学许以一年至少30万招聘顶级学校博士,实际上是前几年这个做法的延续和“升级版”,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按照常理,也按照过去许多年以来的情况,名校博士毕业后的去向主要是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还有部分是进金融机构、机关单位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所以,一旦听说这些学生去街道办事处或者中小学工作,就觉得不可思议,认为是“屈才”,是“浪费人才”。
但是,这些年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早已人满为患,而博士扩招后大部分人就进不了这些单位,即使侥幸有研究能力能够进这些单位,往往也只能获得三到六年的“科研临时工”身份,在考核通过后才能获得正式编制。这恐怕就是许多博士生转而寻求“下嫁”其他单位的原因之一,当然,转而“下嫁”的单位通常具有相对稳定的“体制内”身份和相对优渥的收入,这也是一个诱因。
也不要认为这些名校博士毕业后去中学就是屈才。
——稍微了解民国历史的人都知道,有许多大家就是在中学老师和大学老师之间游走的。比如1908年陈春澜出资创办的春晖学校、美术老师是丰子恺、乐老师是李叔同、国文教师是朱自清、自然科学老师是张孟闻、书法课老师是于右任、外语课老师是朱光潜。此外,还有如蔡元培、蒋梦麟、何香凝、叶圣陶、张大千、廖仲恺、黄炎培、陈望道等后来的政界或学界风云人物在此开设讲座。
——中国“史学四大家”吕思勉(华东师范大学)、陈寅恪(清华大学)、钱穆(北京大学)、陈垣(北京师范大学)中的吕思勉、钱穆就曾经在中学当过老师。
——伟人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授业恩师杨昌济、袁仲谦、黎锦熙亦然,后分别在北京大学、湖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任教。
......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不能说是“屈才”。在很多名校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从资质看,博士生不如硕士生,硕士生不如本科生。在博士生扩招的背景下,这种态势与趋势就更加明显。既然现有水平和未来潜力不足以匹配在学术圈或其他相对要求比较高的单位或岗位的要求,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了。而且,从未来看,博士毕业后就在你我他的身边,将会是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鹏城是中国超大城市之一,为公众广泛热议的那所学校是鹏城的顶级高中。该校一年的预算有4亿多元,这个水平甚至可以和许多高等学校预算水平相提并论,大致相当于2021年全国含高职院校在内的3000所高等学校中第450-500名的预算水平。而这所学校的教职工只有470多人,在人均福利、薪酬等达到47万多元的情况下,这些新入职的名校博士一年30万+的薪酬丝毫不令人意外。
与企业经营绩效没有同步增长就赋予国.有.企业高管几百万年薪相比,与整体足球水平在亚洲范围内尚在二流和三流之间徘徊的背景下给本土一线运动员几百万乃至上千万的年薪相比,同样发生在南方的这一波关于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薪酬水平在低水平基础上的跳涨,我以为是值得欣慰的事情。
这件事产生的轰动效应有可能产生蝴蝶效应,可以带动各地加大基础教育的投入,可以驱策更多的青年才俊投身基础教育事业,并且使教师职业真正成为“太阳底下最令人尊敬的职业”,假以时日,获益良多的必然是一个个孩子、一个个家庭、一个个城市乃至我们整个中华民族。
众所周知,鹏城的一线地位是有点名不副实的,因为那里除了经济层面,其他如文化底蕴、历史积淀、交通枢纽以及如优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方面与京沪不在一个等量级,甚至与同省的广州相比也是黯然失色。但是,近年来,鹏城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仅仅在高等教育方面,就与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开展了深度合作,并且加大对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等的投入。与之相适应,在基础教育投入的力度更是令人咂舌。
高水平师资必然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深圳某中学2021年在广东省内升入顶级学校的人数、录取学生的分数线等方面的排名就超过了传统的老大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这就是通过高薪酬引进高水平师资后的积极变化。可以预期,这种“鲶鱼效应”首先将在广东省发酵并形成另一个层面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卷”,然后辐射到其他省市自治区,如同过去在企业界、体育界刮起的那股旋风那样。
这些年,许多人对一众青年才俊与基础教育失之交臂表示腹诽,现在又有人对有名校高学历人才愿意投身基础教育感到困惑,也对去年、今年各师范院校全日制本科录取分数线较大幅度地提升“啧啧称奇”。其实,这两拨人里有不少是同一拨人,他们颠来倒去的一惊一乍倒是令人纳闷。
覆盖幼儿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高等教育的整个教育,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央以及领导同志有详尽的论述,并且在确保基础教育教师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收入水平方面,也纳入了政府考核指标体系,并且加大了督导力度。这是好事!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