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但是,你总得开始啊!
“人生哪里有什么一定要怎么样,或者一定不怎么样,除了每个人都会死这个事实之外,谁都不知道未来的自己会变成什么样。”
“做了,能改变一点是一点,不去做,就永远不可能怎么样。”
谢谢猫爷的金句在每一个想放弃的瞬间,给我无穷的动力。
今天是距离我决定练习写作并开始实施行动的第21天。都说21天可以养成一个习惯,虽然我的良好习惯还未达成,但是可以就过去的21天做个小总结了。
在过去的21天里,为了完成自己定下的每天输出一篇文章的硬性规定。做的最多的就是每天带着写作主题上班,然后去积累素材,寻找灵感。
在积累素材方面,除了听达人的讲座分享,也更加的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大情小事,和以往同样的上班下班,现在会试着去观察行色匆匆的人们,想象他们的故事。
在坚持写字的这21天里,我也常常会对自己产生质疑。写不好怎么办?没有东西可写怎么办?因为总感觉自己言之无物,只写了一堆烂情绪而已。可是既然开始了,就不想随便放弃。
“稀有性,价值,认同感”这三点是猫爷开出的写作秘籍,如果做到这三点就容易获得成就感,而成就感的刺激才是能坚持下去的内因。
可在实际情况中如果起步太低,成就感的获得是很难的。当你没办法给其他人提供价值的时候,别人很难在你身上浪费5分钟的宝贵阅读时间。
这些天一方面在思考我的成就感在哪里?怎么样才能获得成就感?能不能让它早点到来?这三个很重要的问题。
我今天想和你分享的是目前在没有获得成就感的刺激下,如何找到内心坚持的动力:
每天进步一点点。哪怕是细微末节也好。
只跟过去的自己比。今天写不好,可能写着写着就好了。
总结自己,持续的学习反思,提升自己。
在写作持续的这些天,单单就写作这件事情本身,我还是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每天早上起来都会想今天要写什么主题,一整天只要有时间就会思考这个问题。
其次,为了不占用晚上写作的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抓紧一切时间把工作完成。增强了时间观念,最迟晚上十二点前一定要更新完。
再次,遇到觉得不错的观点和话题会格外留意记录。不再像以前一样让灵感溜走。
最后,减少了不必要的社交活动,减轻了手机依赖症,专注每天晚上三小时。
在不断书写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强烈地感觉自己的输入不够,积累不够,但是这个除了继续加大自己的阅读量,别无他法。
第二,逻辑思维混乱,文章的构架搭建不好。这个现在已经意识到,并且尝试每次写之前在纸上列出来,训练自己的条理性。
第三,表达能力欠还是欠缺,要更好的消化知识,让写作协助自己反思自己。
第四,文章排版是很重要的一块,要不断的学习别人的版式设计,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简书大神彭小六老师曾经就阅读做过一个阶段分类(原文在此),我觉得很有趣,也很实际好操作,其实我认为把写作这件事也可以在他的分类框架上套用,毕竟阅读写作不分家的。以下就是我把冒昧的套用,自己梳理的同时给大家也做个参考。
蛮荒时代(阅读):漫无目的随便乱看
(写作):盲写,随便写,碎片记录
农业时代(阅读):每天阅读做记录
(写作):每天写作记录生活点滴,类似晨间日记
工业时代(阅读):一周一本书,注重输出;尝试快速阅读
(写作):尝试写命题作文,多角度写一篇文章
信息时代(阅读):主题阅读,阅读量大爆炸
(写作):主动发掘的主题写作,汇总归类,类似写论文
互联网时代(阅读):根据变化来选择阅读方式
(写作):文案写作,写作的进阶版本
目前我自己处于在莽荒和农业时代,只做到了行动起来,简单记录这个初级目标,虽然文笔不好,文章也没有文采,但又怎么样?我正尽力地表达我想表达的,只要我坚持写下去,迟早有一天,我会突破,就算不能文采斐然,那也比现在好。希望自己能先踏踏实实做好农业时代的基础事情,然后可以像打怪兽一样步步进阶。
有些事,不做,就不知道结果是什么。
人生,坚持做,总有希望。
我们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上帝。
相信我你并不孤独。我们携手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