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媛传」皇后耍性子灭了自己全族,比《美人心计》还步步惊心的宫斗剧

点我的私人空间,或关注《名媛传·两汉书》专题,可以看到更多的故事,看完记得点个赞!

东汉自汉章帝刘炟时代开始,就一直在走下坡路,只在和熹皇后邓绥的时代有过一次短暂的中兴,此后国运越来越糟糕。汉桓帝刘志撒手人寰时,东汉已经国库空虚,百业废弛,民力穷竭。天下水旱灾荒不断,盗贼蜂拥而起,一场亡国巨变如在目前。若干年后,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可见,汉桓帝、汉灵帝对东汉亡国要负极大的责任。今天我们继续来说说桓帝驾崩之后的故事。

抠门的渤海王为自己种祸根

渤海王刘悝格局太小,为自己种下祸根

桓帝一生荒淫,御女无数,却一个儿子都没有活下来。他死后,立储的大权落在了桓思皇后窦妙的手中。

桓帝无子,立储人选只能从他的近亲中来寻找了。桓帝的曾祖父是汉章帝刘炟,祖父是河间王刘开,父亲是蠡吾侯刘翼,他是家中长子,那么按血缘关系选,第一顺位的继承人是刘翼的其他儿子,也就是桓帝的弟弟。此时桓帝只有一个弟弟,就是渤海王刘悝。

刘悝是河间王的孙子,本来和渤海王爵位完全不挨着,但建和元年,渤海王刘鸿死后没有留下子嗣,汉桓帝刘志假公济私,将渤海王封地转封给弟弟,于是刘悝成为新一任渤海王。

刘悝这个人虽然谈不上是什么雄才大略的英才,但他和桓帝的性格喜好却没有什么共同之处。他是个庸人,但不是一个有攻击性的人,他虽然没做过什么突出的事迹,但也没有犯过什么特别大的过错。

延熹八年,京中有宦官奉旨去渤海郡公干,刘悝按制招待天使。这宦官一进王府就不高兴,这渤海王府看起来和普通人家也没什么两样,无非就是地方宽敞点而已,既无园林之美,也无珠玉之贵。

刘悝招待天使入席吃饭,这宦官一见端上来的菜肴就更生气了。虽然这些菜有荤有素,但并无名贵菜品。这宦官顿时大怒,把桌子一拍,当场开骂:“我奉圣命来渤海郡视察,是钦差身份,代天子行事!尔等好无礼,竟然拿这些下人们的食物来招待我,你们这是轻视我,还是藐视天子?真是岂有此理!”刘悝是桓帝的亲弟弟,若是换个时代,就算拿咸菜招待钦差,这宦官也不敢翻脸,但当时那个时代里,宦官才是真正的实权派,桓帝几乎不管日常政务,钦差才懒得顾忌渤海王的面子呢。

刘悝赔礼道歉,说了一堆好话,但忽略了一件关键的事情,就是没有拿钱贿赂宦官。这钦差回京之后,就诬陷渤海王要谋反,于是宦官们下诏书把刘悝的封地给夺了,改封廮(yǐng)陶王。廮陶在河北,只是一个很小的县,刘悝名义上还是个王爵,实际上封地比一个普通的侯爵还不如。

那么这件事桓帝完全不知道吗?其实他知道一点点。宦官们告诉他,渤海王想谋反,应该诛杀,桓帝完全不相信。亲弟弟的性格他当然知道,刘悝是个胆小的人,只想过自己的小日子,根本不可能谋反。但是,他虽然不相信刘悝会谋反,却没有干涉宦官们的决策,于是倒霉的刘悝只好去了廮陶。

刘悝性格简朴,不好奢华,平时比较节俭。他不但自己很节俭,对别人也很抠门。这不能完全怪他,主要是当时桓帝把全国赋税提了好几倍,全国各地都不富裕,刘悝虽然是诸侯王,其实没几个钱。现在渤海郡广袤的封邑被没收了,他只好搬到了廮陶,这地方是个穷乡僻壤,他去了之后只好天天吃素了。

失去封地的刘悝心中很懊悔,悔恨不该因小失大,他找到中常侍王甫,让他帮忙恢复渤海王的身份。王甫说:“可以可以,这事儿嘛,小事一桩。你拿三亿钱来,我保证把你这事情办成!”刘悝说:“不行不行,三亿抽筋剥皮也拿不出来,顶多一千万!”两人讨价还价了一番,最后说到五千万,王甫才勉强同意。

买卖说定了,刘悝却拒绝付款,他要求事成之后再付,任王甫怎么说他都不松口,王甫只好说:“好吧,只希望将来王爷你可不要食言啊!”刘悝点头道:“嗯嗯,事情若是办成了,我还要重重谢你。”

王甫心里暗想:“像你这么抠门的主儿也实在是少见,就这穷酸劲还想当个王爷,呸!做你的美梦去吧!”他随后就把这事儿给撂了。

这事儿一拖三年,一点音信都没有,刘悝多次去催王甫,王常侍根本不理会,只让他耐心等着就是。永康元年,桓帝驾崩,临死前想起这个弟弟,立遗诏复了他的渤海王。

圣旨一下,王甫就去找刘悝贺喜,让他顺便把那五千万钱付了。刘悝认为,这事儿是哥哥的遗愿,王甫没出过力,于是拒付。

王甫冷笑着说:“当年王爷为一顿饭丢了渤海,现在不怕为这五千万丢了性命么?”

刘悝舍命不舍财,摇头说:“这事儿你没出力,怎么好意思拿钱呢?这样吧,我哥现在死了,皇帝的人选还没定,你要有本事让我当个皇帝,我就给你几个亿也无妨!”

王甫仰天长笑:“王爷向来言而无信,现在居然还想当皇帝,你特么是在逗我吗?”

刘悝假笑道:“王大人能出力最好,就不出力也无所谓。”言下之意是,“这个皇帝非我莫属,除了我还能有谁呢?你不出力我还懒得求你呢!”王甫很生气,拂袖而去。

此时桓帝新丧,皇位空缺,京城中人心惶惶,生怕有谋反的事情发生。窦妙查族谱,想立刘悝为帝,王甫说:“渤海王不可立!当初他因谋反罪被贬,虽然先帝恢复了他的封邑,但那个案子还有许多不明之处。渤海王向无威仪,更无才德,不堪为君!”

窦妙的父亲窦武向来以名士自诩,胸怀大志,他认为自己此时遇到了大好机会,正要施展一下抱负,因此也反对立刘悝为帝。他对窦妙说:“桓帝还有另外一个兄弟刘苌,他虽然死的早,但他有个一个儿子刘宏。此子甚有才德,堪为天子!”

窦妙说:“刘宏今年十岁,从来也没听说过他有什么过人之处,你怎么知道他‘甚有才德’呢?”

饱读经书的窦武嘿嘿一笑道:“因其年幼,故知之耳!”原来说到底不过是想立个幼年皇帝,方便自己控制而已。

窦妙一听,说的在理,决意立渎亭侯刘宏为帝,立刻派人去河间国迎驾。这边钦差刚走,王甫立刻派人放出谣言说,刘悝深恨桓帝未能传位给自己,已经安排了人马,想带兵劫杀刘宏,抢夺诏书,自立称帝。窦氏惊疑不定,立刻又派了许多军马去保护刘宏,务必让他安全抵达洛阳。

书生窦武的锄奸计划

窦妙的智商都是窦武遗传的

渎亭侯刘宏从河间国来到京城,成为汉灵帝。因灵帝年幼,桓思皇后窦妙临朝听政。

窦妙没有政治头脑,做事一味胡折腾,经常惹出事来。桓帝新丧,窦妙在灵前诛杀田圣,又想把宫中近两万采女全部处死,险些闹出宫变。在别人的劝谏之下,她没有将采女们全部诛杀,但还是将近千名被封为贵人的采女杀死。

窦妙视野很窄,对国事没有见解,性格冲动,是个典型的脑残,根本不适合主政,权柄渐渐落在她父亲窦武手中。

窦武这个人有贤名。他通经术,有德行,是一个饱学宿儒,门下有很多学生。当初窦妙为皇后,窦武被封为槐里侯,升任越骑校尉,执掌兵权。延熹九年,窦武拜城门校尉。

当时东汉和西羌连年征战,很多老百姓没饭吃,窦武将俸禄都分给太学生,又将粮食施舍给贫民。窦武的侄子窦绍,身为虎贲中郎将,又懒又奢侈,还屡教不改,窦武就把他撤职了。窦武结交名士,廉洁奉公,不受贿赂,虽然身为国丈,但家财仅能糊口。

窦武名扬天下,深受士民爱戴。那个时代里,天下名士喜欢互相标榜,窦武与刘淑、陈蕃被称为“三君”。

灵帝即位,窦武因拥立之功,被封为大将军。他虽然做了武职,但实际上是个书生。窦武胸怀大志,想中兴汉室,但他觉得自己虽然是大将军,却并未全面掌权,处处受到宦官势力的掣肘,于是暗暗积蓄力量,想把宦官势力全部铲除。窦武觉得窦妙这人性格冲动,又缺心眼,就没有把这个计划告诉她。

窦武首先扶持亲信,他自己是闻喜侯、大将军;儿子窦机是渭阳侯、侍中;侄子窦绍封雩(yú)侯,任步兵校尉,掌管北营军马一部;另外一个侄子窦靖封西乡侯,为侍中,掌管御林军一部。他的好友陈蕃任太傅,好友胡广任司徒。他还想请辞官隐居的刘淑也出仕帮忙,但刘淑不肯出山,在家搞了个书院,教授学生。

太傅陈蕃素来厌恶宦官。桓帝时,陈蕃曾数次上书请求桓帝收回政权,不要重用宦官,但桓帝根本不理睬他,他仕途很不顺利,吃了很多苦头。陈蕃为人很有骨气,当初桓帝想立田圣为皇后,陈蕃头一个反对,认为田氏出身微贱,不堪为后,后来也是他首先推荐窦妙为皇后。陈蕃与窦武私交很好,窦氏掌权之后,陈蕃得到重用。

有一天,朝臣们举行朝堂会议商量国政,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人很不耐烦,就说:“散了吧,散了吧,有什么好讨论的,就这么办了!”陈蕃很愤怒,正想说话,却被窦武拉住了衣袖。

陈蕃悄悄对窦武说:“这些宦官从先帝在时就操弄权柄,经常矫诏行事,把天下搞的乌烟瘴气。现在如果不诛杀他们,以后事情就难办了!”窦武不说话,只轻轻点点头默许。

散朝之后,陈蕃与窦武密议诛灭宦官的事,两人拟了一个名单,提拔清流,先开始控制朝堂言论。不少名流入仕,天下士人都很振奋。

陈蕃提醒窦武:“清君侧必须有内援,这件事一定要得到窦太后的支持才行。宫中要多设耳目,否则一旦生变,恐有大祸。”窦武拍胸脯担保说:“太后是我女儿,这事包在我身上!”陈蕃信以为真,把心放下了,但实际上窦武根本没和窦妙提起过这事。

为什么窦武不与窦妙商量呢?因为他们虽然是父女,此时的关系处得却并不好。

窦妙是很想在政治上施展一番拳脚的,奈何实在是不开窍,主持政务总找不到重点,每次一张嘴就是外行话,到头来弄得自己都不好意思再说了。窦妙还是个三流政治评论家,她自己主政虽然这也不会,那也不行,但评论起别人来倒是辞锋犀利得很。这样的人放在今天,那就是个网络键盘侠。窦妙经常指摘窦武的失误,弄得他很烦。窦武和她沟通政务,她不好好说事,总是搞成批评指责,一点建设性建议都没有,就是批评都说不到点子上,经常弄得窦武哭笑不得。窦武觉得窦妙这人没脑子,这样的大事还是别告诉她的好,不然没准反而坏事。

窦氏父女不合,遭灭门之祸

这下皇后也要死全家了

建宁元年五月,日食。这本是自然现象,但在古代,这种事通常意味着灾祸发生。窦武上殿,对窦太后说:“天象预警,这是朝中出了奸佞,请太后下令,诛灭宦官!”

窦妙很困惑,一时想不出日食和诛灭宦官这两件事之间的联系,而窦武在说这话之前已经悄悄把中常侍管霸、苏康给杀了。窦武当时做了军事准备,以为今天肯定能一鼓作气把宦官们全部拿下,于是要求窦太后下令诛杀曹节、王甫。

窦妙对此事缺乏心理准备,听说管霸、苏康已经被窦武先斩后奏了,顿时轴劲上头,开始犯二,她对窦武说:“大将军是我父亲,但也是我的臣子,你怎么能擅自诛杀近臣呢?你说的曹节、王甫等人的罪名,我要想想再说,今天朝会就到这里,先散朝了!”

曹节王甫等人当时已经在朝堂上哭成一团了,这回被莫名其妙的窦妙给救了,真是惊出一身冷汗,心想:“好你个窦武,真特么有一套,今天老子死不了,回头就有你好看的!”

窦太后临阵反水,陈蕃等人当时就傻眼了,这些人以拥戴朝廷正朔为名,不能当堂抗旨,只好都望着窦武。窦武见太后要走,赶紧跟过去准备和她多说几句,窦妙头也不回地快步离去,之后连续多日都称病不朝,把窦武等人给彻底撂了。

侍中刘瑜是这场政变的得力干将之一,他赶紧写信,劝窦武陈蕃立即动手,矫诏宫变,把宦官们都杀了再说。窦武这时候忽然书生气发作,断断不肯行违背朝廷旨意的事情。这特么也是见鬼了,你要真这么遵从朝廷旨意,之前为什么还要密谋宫变呢?还擅自杀管霸、苏康呢?窦武父女都是这么既轴又二的个性,做事有头无尾,活该要倒霉。

刘瑜等人求见窦武,窦武居然也称病不见,众人顿时抓瞎,只好请陈蕃入窦府,赶紧催促大将军果决行事。

陈蕃在窦府说的口干唇裂,窦武才略做了一点措施,就是罢免了黄门令魏彪,让自己的亲信宦官山冰取代了他的位置,并将长乐尚书郑飒这个狡猾的大宦官给关进了监狱。陈蕃建议立即杀了郑飒,窦武摇摇头说:“宦官也分好几派,郑飒和曹节王甫不是一条道上的人,杀他何用?不如让他攀咬出曹王等人的罪供来,然后将他们一网打尽!”

陈蕃顿足捶胸道:“火都烧到眉毛了,你还这么慢悠悠地行事,我们都要被你害死了!”窦武不听,让山冰去审问郑飒。

窦妙回到宫里,气咻咻地闷了几天,她觉得自己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实在是太没面子了。她问身边的宫女:“大将军要杀那些宦官,你说那些宦官到底该不该杀?”这些宫女都是宦官们的对食,也就是假夫妻,当然要为宦官说话,都说不该杀。

窦妙身边有个她极其信任的老妇,就是当初桓帝的乳母赵娆。赵娆说:“哎哟,我滴太后哇!宦官是什么人?就是天家的家仆啊!那些大臣哪个家里没有奴仆的?他们怎么不杀自己的仆人呢?若是宦官都被他们杀了,以后谁来服侍您?”窦妙点点头,深以为然,于是安抚曹节、王甫等人说:“莫要惊慌,大将军脾气大,过几天我找他给你们说说情去,放心吧,没事!”曹王等人匍匐在地,哭谢太后隆恩。

窦武将郑飒下狱,写了个密折给太后通报这事,然后自己就回家睡觉去了。晚上宦官朱瑀值夜班,见有窦武的折子,赶紧打开看看。朱瑀郑飒交情甚好,但二人并非曹节王甫一党,见了这奏折后,破口大骂:“曹节、王甫当诛,我们这些人有什么罪过呢?现在窦武竟然要把我们一网打尽,全部族灭!这是逼着我们杀他呀!”

当夜朱瑀召集长乐宫亲信宦官十七人,在宫中各处大呼小叫:“不得了啦!陈蕃、窦武造反了!他们要奏请太后废除皇帝,另立渤海王刘悝为帝!”

曹节闻听呼报,慌忙劫持灵帝,关闭宫门。王甫带人杀了山冰,释放郑飒。郑飒、朱瑀与曹节、王甫两派人马临时联手,共同对付窦武、陈蕃。

窦妙从梦中惊醒,以为外面失火了。正在惊慌之时,房门被人一脚踹开,赵娆带着王甫等人提剑闯入,勒令窦太后速速交出玉玺。窦妙大怒,骂道:“尔等都是宫中下人,怎敢欺凌太后!”王甫上去给她几十个耳光,把她那花容月貌的脸都打肿了,一边打一边骂:“蠢货!你还没睡醒吧!”窦妙交出玉玺,王甫把她捆得跟粽子一样,交由赵娆看管。

郑飒等人拿着圣旨去捉拿窦武,窦武知道局面坏了,赶紧跑到军营里,召集北军数千人,对他们说:“宦官造反,尽力诛杀的封侯!”

当时中郎将张奂领军在外作战,刚刚率军回师,对宫廷变故一无所知。他率军行到京城郊外驻扎时,王甫矫诏称窦武谋反,让他与车骑将军周靖一起率军讨伐窦武。张奂周靖都一脸茫然,不知道朝中发生了什么事,王甫急道:“圣旨诏书在此,玉玺在此,虎符亦在此!尔等不奉诏,难道也要造反吗?”张奂等人验过虎符印信,率军出战。

窦武手无兵符诏书,北营将士惊疑不定,不知道该不该信他,很多人走到半道上又后悔了,纷纷散去,等到了城下时,数千人已经只剩下几百人了。中午,两军对阵,张奂持虎符让北营兵不得从逆,瞬间士卒散尽,只剩下窦武一个光杆司令,他只好自杀身亡。

陈蕃当时已经七十多岁了,闻听窦武自杀,哭道:“游平(窦武的字)不听吾言,终被小人所害!吾老矣,死不足惧,为臣当尽节!”亲自拿刀要去宫里拼命,自愿随行的属官、学生有八十多人。王甫率人将陈蕃抓住,当场将其杀死。陈蕃全族被诛,只有一子陈逸被陈蕃的好友朱震救走,之后事情被发觉,朱震全家被杀也没有招供,陈逸因此逃脱。

窦武的宗亲、宾客、姻亲都被杀害,家属被流放越南丛林,窦妙被软禁于云台。桓思皇后窦妙在云台住了几年,忧郁而死。

躺枪的刘悝和自责的张奂

王甫、曹节等人发动宫变成功,朝廷权力落入宦官之手。王甫这时候忽然想起了当年给他打白条的渤海王刘悝。

他问朱瑀:“那天晚上你不是说窦武陈蕃等人阴谋废帝,另立渤海王刘悝吗?可有实据?”

朱瑀说:“当时情况紧急,我就这么随口一说而已。”

王甫说:“不对不对,当年先帝驾崩,朝中派人去河间国接陛下登基时,也曾听说刘悝要半路劫杀陛下,抢夺诏书,自己称帝呢!我看你说的这事是真的!”

朱瑀说:“天地良心,确确实实是我当时随口编的。”

王甫大怒道:“我说是真的就是真的!”于是让司隶校尉段颎把中常侍郑飒、朱瑀、中黄门董腾等人以谋反罪下狱,屈打成招,坐实了刘悝谋反的事,然后以灵帝的名义把刘悝给抓了起来。

郑飒、董腾在狱中被打死,刘悝被关入天牢。王甫去探监时,刘悝哭着向他求救说:“求王大人救我出去,但留一条性命在,愿意以万金相报!”王甫冷笑道:“汝死后,吾当自取,何劳尔赠!”刘悝在狱中绝望自杀,妻子儿女亲随两百余人被诛杀,渤海国除。

张奂是东汉名将,他曾多次出战,剿灭西羌叛军,又智降匈奴,威震边陲。张奂为人正直公道,在边境实行了很多仁政,政绩卓著。他一生耿直,从来都是仗义执言,从不肯落井下石,趁人之危,但在窦武宫变的这件事上,张奂被王甫矫诏所骗,自己得知真相之后,非常后悔。他不肯接受宦官们的封赏,反而上书为窦武鸣冤,于是和宦官们交恶,后来不断地被打压。张奂从前和司隶校尉段颎争功,两人水火不容,但张奂落难时,段颎敬佩他的为人,反而有意放过了他。

张奂将这次宫变中的功劳视为自己的人生污点,辞官回到弘农,闭门著书立说,门下弟子千余人。西凉太守董卓仰慕他的名望,想和他结交,张奂瞧不起他,断然拒绝。

张奂七十八岁寿终,临死前还对这件错事念念不忘。他生前所到之处,多行仁义,西域很多百姓自发为他立生祠祈福。

点我的私人空间,或关注《名媛传·两汉书》专题,可以看到更多的故事,看完记得点个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884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347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435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09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1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37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87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30评论 0 26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94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25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64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34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44评论 3 31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6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97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89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54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