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那樣的一個大家庭,覺慧終於離開了它。
看到的更多的是一個人如何反抗舊封建家庭制度,也介紹了舊封建家庭是如何如何的腐敗。其間還夾雜著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過程。
封建家庭的制度害死了多少人,鸣凤的跳湖,并没有使多少人有所醒悟,甚至她的死很快被人所忘记,由另一个丫鬟婉儿代替鸣凤嫁给冯老头子当姨太太。
梅表姐结婚不过一年,就守活寡,回来后不久就病死,还是觉新亲手操办的丧事,这使觉新非常痛苦,事事亲力亲为曾经喜欢的人的后事,简直是累苦觉新了。不过梅表姐的死也有觉新的错,要是他当初勇敢一点,或许梅表姐的下场也不会这样,而梅表姐稍微反抗一点,就不会落得如此结局。
瑞珏在郊外生产时,因难产而死,郊外的生存环境极其差,致使瑞珏难产。令我没想到的是觉新居然同意他老婆去郊外待产,居然服从于家族那种荒唐的封建道理,那可是他的老婆跟孩子啊,他是宁愿让老婆跟孩子有危险也不愿违背家族一点意愿吗?
像是在對誰發洩一樣,書中覺新和幾個女人的結局,正是封建家庭造成了他們的悲慘結局。覺新終於走向深淵,落了下去。因為所謂的“作揖主義”和“無抵抗主義”。毀了多少人。覺慧在這裡面掙扎,最後終於逃走,去追求他想要的生活。
《春》:越看越壓抑,文章機富感染力。字字令人痛心。橫豎我也想不到作者寫這些是處在何種痛苦當中。整個文章都是痛苦。哪怕是些許快樂也只給短暫一瞬。越看越痛苦,越痛苦越想看下去。整個家庭都處在悲哀當中。誰的固執造就了誰的不幸?又是誰的不幸造就了誰的懦弱?還是誰的懦弱造就了誰的逃離?使我明白一味忍讓是沒有用的,起來反抗才是真理。再忍下去註定是一個悲劇。根深蒂固的思想,不打破,遲早也是個悲劇。一個人的忍讓承受著所有的痛苦,而他人繼續壓榨著一個人的忍讓。日漸消瘦,日漸蒼老,還不是被你們給逼的?
觉新喜欢蕙表姐,蕙表姐也喜欢觉新,却又让蕙表姐嫁给了郑国光,这个人人品不好,长相不好,明明蕙表姐嫁给他没有幸福,觉新还是亲手操办的亲事,纵使他很痛苦,但是他还是在做这些害人且害己的事。蕙表姐嫁过去之后成天在郑家受气,终日在悲伤中度过,蕙表姐得了病,郑家也不请医生照看,拖到最后请中医已经没用了,非不肯请西医,蕙表姐最终因病而死,郑家更过分了,一直把蕙表姐的灵柩放在郊外的寺庙里,足足放了一整年,这死了也不得安生。更无情的当属蕙表姐的父亲,先是让女儿嫁给郑国光,对郑国光比对自己的女儿还好,女儿死了还要面子,还讨好郑国光,对女儿的灵柩不管不问,这样的父亲也是服了。
《秋》:有毒吧。字字隱含著悲傷和痛苦。真的是越看越痛苦。越看越壓抑,認真看的話就會深陷於他們的痛苦當中。真真是要死亡了。覺新是如何的承受著這些,還三年??不。我看的都是覺新的痛苦,覺新是他們當中最痛苦的人。作者著重描寫覺新的痛苦,大概是因為覺新是作者大哥的影子吧,然而作者的大哥終究沒有撐下去,在那樣本該盛放的年華自殺了。而覺新卻沒有自殺,覺新也曾有自殺的想法,終究還是有一束光一直照亮著他,但是我完全看不到這束光在哪裡,不明白覺新怎麼不去死。不道德的對覺新說一句:求求妳去死吧,你死了就不會有那麼多事了。
“我昨晚寫《秋》寫哭了,這本書把我苦夠了,我至少會因此少活一兩歲。”作者原話。
不行啊,看了這三本書真真是負能量爆棚,在書中我只感受到痛苦,滿滿的負能量。但是我也不知道我還要看,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算了,算了。
有些人沒了就沒了,做再多也挽回不了,多餘的事不要做,畢竟怎麼做也彌補不了錯誤,那些走了的人再也回不來。欺騙自己的事也不要做,終究只是鏡花水月。願死者安息,生者好過。卜南失?不存在的。
最後被吸乾血,不知是誰的錯,或許誰也沒有錯。在那樣的時代,並沒有對錯之說,人本該這樣,只顧遵守禮教,枉顧人倫。只是愚昧。被吸乾血又能怪誰?破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