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郑渊洁的《好习惯攻略》读完了,前面写了两篇文字:《善于使用文字的人更聪明》,《多喝水可能比你以为的重要》。是我忍不住想要分享出来,因为那些观点让我触动。
合上书,如果让我复述一下,我到底还学会了哪些,哪些值得我用心记住并践行?尝试来与你分享。
2.
首先,作为父母,你可以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影响孩子,可最好的方式还是你的行动。
郑渊洁说,父亲的含义是榜样,母亲的含义是影响。
他写自己的父亲,他自己小学四年级时将老师要求的作文题目《早起的鸟有虫子吃》改写成《早起的虫子被鸟吃》,被老师开除。在家写检查等父亲,把检查写成了小说,父亲看着看着,脸上就阴转晴了。后来他不再上学,在家由父亲教他。
他写自己做父亲,对于孩子,只做不说。闭上嘴,抬起腿,走自己的人生路,演示给孩子看,他说作为父亲,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时身教,就是榜样。
他写自己的母亲,个性突出。他小时候母亲讲睡前故事,好几年只讲一个,且还是她自己原创的。大意是一群动物在野外玩儿,长颈鹿突然说不好了,发大水了。大家就往山上跑,跑着跑着被一条大河拦住。河面上有两座桥,一座事有护栏的桥,另一座是一根木头的独木桥。大多数动物选择了有护栏的桥,只有一只羊选择了独木桥。有护栏的桥由于动物太多,垮了,动物们掉进水中。只有那只羊由于选择了独木桥得以继续生存。
他说母亲反复讲这个故事就告诉他一个道理:做事别和别人一样。他说自己是在母亲的独木桥教育中长大的。
后来他的很多选择都受母亲的影响,包括他对自己的儿子郑亚旗的教育,他不厌其烦地给郑亚旗说,不管干什么都要独辟蹊径,都要与众不同。
3.
我还学到了什么呢?
我在这里把他受父亲母亲影响的具体的事情也列出来,是因为他写的都是他自己已经做到的。
对我触动大的还是他写的自己母亲教育他的方式。
我会想,与众不同,特立独行,这些本身是不是有价值的呢?而如果想要这些“与众不同,特立独行”有价值,最好这些所基于的,其根深处的思考本身就是有价值的。
除了这些还不够,因为选择与众不同的那一刻,也还需要勇气。勇于敢和勇于不敢都置身于独立思考之上,这,也才是真正的勇气。
这些除了教会我自己,让我得以成长外,也教我怎么去陪孩子一起成长。比如,我也记下了这个独木桥的故事,想要马上讲给孩子们听。
我专门写郑渊洁对于多喝水,不憋尿的践行,他的这些行为背后都是源于他自己的独立思考。而这些,也都能看出来他的父母对他的教育和引导,想明白后,就做你自己,勇于敢。
还想说,人生太短,把时间和精力留给值得的人,试问自己,你有不解释的勇气吗?
4.
最后还想写,从书里看到,郑渊洁作为一个独自一个人把《童话大王》月刊办了30年的人,以及后来取得的成就。能做到这些,平日里的那些好习惯,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比如以下:
从1985年开始,郑渊洁每天早上4:30写作,写到6:30。
他的作品字数超过两千万字,他的书刊印书过亿册。
他重合同,一诺千金。
守时。
做事有计划。
…...
我还想到的是:
村上春树也说过,不多写,不少写,特别是不多写,每天都要写上一点点。
李笑来说,自从想明白了写作能长寿这个重大意义后,每天都写3000字。
听说过亦舒,每天清晨很早起来,先写够多长时间,再开始一天的忙碌。
想到这些是要提醒自己,也是用这些高山仰止的目标,来督促自己。不管是影响,引导孩子,还是鼓励温暖成长路上遇到的那些闪光的眼睛。你的行动,才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