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琴那点事儿

        老大从三岁多到朋友家里,就对别人家的钢琴特别有兴趣,“一指禅”一样聆听每个音符,有点着迷一般。因为我本人是个兴趣爱好广泛的妈妈,且儿时没有条件学习各种兴趣特长,本身有深深的遗憾,所以我就是那种绝对要满足孩子的老母亲,甚至是提前满足。

        在大宝出生前,我基本按照最详细的待产包清单准备了很多东西,希望给宝宝最好的成长环境,后来发现很多鸡肋的婴幼儿用品。在她还没走很利索时,因为她去玩具店对滑板车很好奇,我马上一掷千金,小车带回家;在她还不到三岁,我看到有小朋友骑自行车,任她选择,小车带回家;在她三岁多,希望看别人滑轮滑,我马上报班,小车带回家.......可以想象,我家堆了很多小车,积累了灰尘,也没见她怎么碰过。看着别人家的孩子滑板车骑得飞一般,自行车骑得溜溜的,轮滑鞋上的孩子向自由的鸟儿,我觉得我自作多情了。也许是过早的满足她,她并不是很珍惜,玩具会玩的七零八落,东西会丢三落四,当然这些跟我有很大关系。

        最近和老大爆发了一次比较大的战争,就是关于她学琴。因为看她对琴感兴趣,为她买了电钢琴,考虑着学太早不好,一直等到她6岁开始学起来。已经琴龄4年的她,说不上对钢琴有多感兴趣,但能弹几首完整的曲子,而这些曲子还是2年前暑期回国时一位当钢琴老师的朋友教的。为了培养她对钢琴的兴趣,我也从没有要求她去考级。只要坚持,我想,她长大后总不会怨我的。因为我有个同事,钢琴弹的特别好,在国外孤独寂寞的日子,都是钢琴陪伴着他,他总说,以前恨妈妈逼他练钢琴,但现在特别感谢妈妈推了他一把。所以我想在钢琴这件事上,我也要推孩子一把,不能让她随意放弃,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可今天,我想放弃了。

       最近,老大总抱怨自己很忙,学校有很多课外活动,回家后我还给她安排了中文和数学作业,还有跳舞、游泳、钢琴,甚至有时候一连几天没有练琴,她睡前都很焦虑。但我看到的是,她有时候宁愿发呆,也不去写作业或练琴。在我看来,南非学校学业很轻松,学的东西比国内少,还很慢,跟玩一样,“玩”了大半天了回家就应该抓紧时间写作业或练琴,不要浪费时间。她的写作业、练琴效率我都不想在边上看着,看着就来气,肉眼可见的效率低,还各种出小差。

        还有就是她的跳舞课,去年突然爱上街舞,每天练街舞,自己还编了好多支街舞,甚至随便拿个有节奏感的曲子,她都能随机随时随地来一段儿,那时候我惊呆了,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真爱”吧。经她不断的请求,我也多番的考察,最后今年年初找了一个她很喜欢的studio正式学习街舞。开始学习后,我发现她练舞次数越来越少,老师教的动作做不到位,freestyle也基本不会什么动作了.......我不知道她怎么了?说好的热爱呢?还是不够深爱?难道我全力支持她又错了?她到底想不想继续街舞呢?就连她曾经口口声声说喜欢跳的街舞,热情都减退了,更何况是我希望她能坚持练的钢琴呢?对她来说,应该更痛苦吧。

       看着她有时候怨怼的眼神,撅着的嘴巴,甚至不爽的摔门,我内心是愤怒的。我花钱还错了?支持孩子也错了?花钱不讨好,还破坏亲子关系,我何必呢!我这么忙,还马不停蹄的接送,自讨苦吃,我何必呢!突然我觉得,有种释然的感觉,不想学就不学!

        于是,再送她去老师家学琴的路上,我跟她说了,下课的时候告诉我,你学还是不学。学,你就好好练;不学,以后就别碰钢琴!反正老娘管你到18岁,18岁之前你吃喝拉撒我都管好,18岁以后你想学这学那,自己挣去,跟我没关系!她下车时给我一个深深的白眼,就去老师家了。我气呼呼的回家,就开始码字,把我现在的情绪记录下来,疏导自己的同时,也留下个证据。

        半个小时转瞬即过,我又到了接她的时间。她跟刚才去的时候不一样,还哼着歌,主动用轻松的口气打招呼“hi”,哼,你以为摔完门就没事了?我阴着脸问她:“想好了吗?学还是不学。”她故作轻松:“当然学。”为什么?!”“因为我还想学啊。”“凭什么?好,如果还继续,别再抱怨!否则,马上停。还有什么不想继续了?趁现在我都能答应你,过了这村儿没这店儿,要学就学出些成绩来!别让我感觉我的精力都打了水漂儿!”我还在自己的情绪里。

        为什么会这么生气?我不止一次问自己。

        首先,我很气老大并不珍惜她的学琴机会。爸爸妈妈有这个能力和精力为她提供各种好的环境,技多不压身,也让未来的她能够活的更从容,更洒脱,但她却不懂我的苦口婆心。我的工作并不如意,虽然薪金还不错,但我并不喜欢。我羡慕我的舞蹈老师,每天跟自己喜欢的事情打交道,还能让自己衣食无忧。我希望我的孩子今后也能做自己喜欢的事。

         第二,我希望她充实、快乐得自己的生活,而不要花时间胡思乱想。“闲”出病,很多孩子因为不知道每天做什么,而迷茫,甚至觉得没有意思。很多青少年会受到错误的误导而去“自杀”、“自残”,甚至老大也跟我说她同学会谈到这个话题。这也让我感到无比焦虑,恨不得把孩子包围起来,独挡那些负面的东西。

         第三,我觉着自己不是个好妈妈,很担心孩子内心与我渐行渐远。我拿不准跟孩子之间那个度,我该不该push她?我是不是不应该管她太多?我该让她坚持,还是鼓励她放弃?怎么样才是健康的,让我和孩子都能接受的那个距离呢?我该怎么办呢?突然觉得很丧气,付出了这么多努力,却得不到孩子的理解。那种亲子关系的失败感和丧气让我恼怒。

        在我陷入自己情绪陷阱的时候,我先生劝慰我的时候,我很烦躁;跟妈妈视频的时候,妈妈的担心让我感觉在被“指责”,令我逃避......身边的人甚至我自己都无法说服自己。但当我看到FS的Julie一篇文章《世界变得更糟,我该怎样养娃?》中有一句话“育儿如同让树木成材,父母不是温室,为他遮风挡雨;不是花匠,给他修枝造型。而是土壤,滋养孩子身上的种子发芽生根,形成自己从外到内的目标,主导自己的成长。”,我突然豁然开朗,我这么逼迫孩子做决定,快刀斩乱麻不是我想要的,也不是她想要的。

        孩子在遇到挫折或者感到疲惫的时候,允许她去抱怨或休息一下,这时候她需要的是我的爱、鼓励、陪伴,而我却不允许她“暂停”一下,甚至希望她“快进”,我无形中成为了一个“花匠”,向她强加我的意愿;而我之前一直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这时候我应该问自己“我到底想要什么?” 我想要的是我和老大的关系亲密,让她感受到我的爱,和对她无条件的支持。

        这样的情绪曾在两年前也因为学琴爆发过,当时跟老大冷战了一个星期,这次只是两天,也算是个进步吧。周六全家一起去徒步,我和老大谈心、讲故事,后来问到她,为什么不想学琴了呢?她说她自己也不知道,只是想坚持一下,放弃会有前功尽弃的感觉,会很遗憾。我突然就看到了一个遇到困难继续坚持的有韧性的孩子。“用完美的眼光去看待一个不完美的孩子”有时候并不难。

        当我有情绪的时候,我也想对自己说:“我尽力了。”也想对孩子说:“我尽力了。”而不是去否定孩子、否定自己。

         是的,我尽力了。

         也释然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