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孩子特别害羞,上幼儿园都过去3周了,还是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总喜欢一个人待着,有时候也不和老师打招呼,我很担心他这样。”
“我给我家的宝宝洗澡发现他右手手臂被咬了一个深深的牙齿印,淤青有血痕,可心疼了,问他被欺负有告知对方不能咬人吗?有告诉老师吗?只得到孩子默不作声的回应,我很担心他吃亏受伤。”
“我家的孩子喜欢跟别的小朋友玩,但是经常抢小朋友的玩具,没有满足他还大哭大闹,有时还会出现攻击行为,令人非常头疼忧心,你是老师,告诉我该怎么办啊?”
类似微信朋友群有这样那样困惑的妈妈肯定有不少。
而网上也曾频频报道一些孩子努力考上了好的学校,但是却因为在学校不能和同学友好相处,出现了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而休学的负面新闻,让做父母的我们忧心不已。
父母的养娃焦虑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社交能力是孩子成长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是走向社会的必修课。
一个人的成功30%靠才能,70%靠人际关系。拥有良好的社交能力的孩子,能够更加从容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学会与人交往,从小打好良好的社交基础,应是我们父母需要重视的课题。
孩子的人际关系首先开始于与父母的相处,同时也包括同龄人对孩子的深远影响,积极的交往活动是孩子完善社交技能的必要条件。
孩子终将离开我们,独自走向社会,那我们应该从哪方面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呢?
朋友小青是研究儿童心理学的育儿师,她家儿子便是我们口中“别人家的小孩”,开朗友善,乐于助人,活脱脱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小社会人,4岁的人儿,社交能力远超同龄人。
为此,我也专门找过小青请教过她这个问题。
她给出了4条锦囊妙招,培养孩子成为社交小能手便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第一条妙计:培养同理心能力
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常常处于被照顾宠爱的状态,很少有机会去关心、照顾别人,家长可以教孩子认识各种情绪信号,如高兴、难过、生气、害怕等,引导孩子察言观色,学会感受他人的内心活动。
我们可以向孩子分享自己的情绪,让孩子更多的体会我们的感受,如当我们情绪不好,孩子又出现让人烦恼不已的行为,可以直接告诉孩子“妈妈今天心情不好,可以让我好好清静一下,你再继续这样子,我会很生气的。”
我们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发现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可以问问孩子“你看起来很难过,是不是发生什么不高兴的事情了?能跟妈妈说说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你们不准碰”、“这些都是我的”......孩子总是喜欢“独霸”他们喜欢的东西,这时父母不能强迫孩子分享,可以试试这样跟孩子说“这个玩具是你的,你可以有处置权,你可以分享或者不分享,同样,那个玩具是别人的,他也有选择权,你还记得之前轩轩抢你玩具的时候,你是不是也不愿意,很生气呢,那现在你不愿意借玩具给小朋友玩,甚至还抢他的玩具,他是不是也会跟当时的你一样很不高兴呢?”
第二条妙计: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小青两口子平时很注重言传身教,家庭氛围非常好。夫妻两人经常和孩子一块做游戏,邀请有小孩的朋友到家里做客,常常带孩子探亲访友,尽力创造很多机会给孩子和各色的人交往,让孩子体验社交的乐趣,帮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自己的朋友,并且学会一些与人交往的技能。
不要因为担心孩子会被欺负而禁止孩子与同伴相处,要看到同伴带给孩子积极力量的好处。
其一同龄人之间在身心发展程度相近,相似的兴趣爱好,孩子间的互相学习,互相影响是主动的,更有利于孩子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关系的融洽。
其二孩子在与同伴相处中时而会发生摩擦冲突,家长可以教导孩子交往技能,如分享、合作、协商等,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矛盾的状况,而不是能忍则忍或是以牙还牙。
第三条妙计:培养孩子助人为乐和乐于分享的好品德
让孩子改掉“独占欲”,化解摩擦,争斗,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主动做与人分享的模范,经常主动关心和帮助别人,如关心帮助弱势群体,关爱老人,参加义工活动等,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孩子自然而然就学会助人为乐和乐于分享,实践证明,那些喜欢助人为乐和乐于分享的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更具有优势。
每个人都是从他人眼中认识自己的,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教养方式与态度,言传身教地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鼓励孩子多结交朋友,在交往中获得自我认同感和增强自信心,懂得正确处理和小伙伴间的关系。
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期待,不过是离开家可以快乐地独立生活、学习、工作,最终收获一生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和挚爱伴侣。
那么,就从实践这3条锦囊妙招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