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状元,《古辞》:桂花,红色状元,黄为榜眼,白为探花郎,谓之三种。
桂树又叫月桂树,在西方可是大名鼎鼎。
罗马诗人奥维德的神话诗集《变形记》中有河神的女儿达芙妮被宙斯的儿子阿波罗追逐,逃避不及变成月桂树的故事。
阿波罗抱着达芙妮变成的桂树说:“月桂树啊,我的头发上,竖琴上,剑囊上永远要缠着你的枝叶。我要让罗马大将,在凯旋的欢呼声中,在庆祝的队伍走上朱比特神庙之时,头上戴着你的环冠……愿你的枝叶也永远享受光荣吧!”。
这就是“桂冠”的由来。到了中世纪,当大学生掌握了语法、修辞、诗歌,学校就为他戴上桂冠,以示学位和荣誉。
我国古代也有折桂之说,把夺冠登科比喻成折桂。古时科举考试正处在秋季,恰逢桂花开的时候,故喻高中进士。
一直以来,人们对桂树的概念模糊不清,认为做桂冠的桂树枝就是今天的桂花,其实不然。古书、古诗词中的桂、牡桂、箘桂等均同属一物,即为肉桂,就是我们今天所食用的香料。
“桂”字本身是象形字,一般树叶都有一道纵向叶脉,但肉桂的叶子除了中间一道纵脉,左右另有两道纵向叶脉。左右两道纵脉,在叶尖形成椭圆形,叶基则形成尖剑形,如同古代的玉圭。所以桂树从“圭”叫“桂”。
古诗词中的桂多指肉桂,是樟科樟属植物,而我们常见的桂花则是木犀科木犀属常绿树种。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
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
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
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李白《咏桂》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唐.李商隐
肉桂多生于广东、广西热带地区,《说文解字.木部》:“桂,江南木,百药之长。”
桂花大多生于江南。
肉桂是儿时的“口香糖”。同学家种有几株肉桂树,他常带肉桂皮、桂叶、桂尖、桂芋与我们分享,肉桂皮香辣且带微微甘甜,越老的树皮越辣越香。
肉桂性热,小伙伴们常吃得流鼻血。父亲问是不是吃肉桂啦?想不承认,但肉桂的香味哪藏得住,一搜身全没收了。
那时的猪肉可真香,加入桂皮大火烧开,小火炖煮,香味弥漫一条街,闻到的都要咽咽口水,谁家吃肉一闻便知。
一次到同学家玩,他家住在山上,经过山坳时闻到一股馨香,那是熟悉无比的肉桂香味。原来是同学的父亲烧肉桂的老树根熏腊肉,香味竟飘到千米之外。
《山海经.南山经》开篇就提到招摇山之桂“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
《九歌.湘君》:“桂棹兮兰枻,斫冰兮积雪”
古诗词中的桂多指肉桂,木犀科的桂花古人吟咏得少。
肉桂是一味古老的中药,入药部位不同,药材的名字也各异:树皮称肉桂,枝条横切后称桂枝,嫩枝称桂尖,叶柄称桂芋,果托称桂盅,果实称桂子,初结的果称桂花或桂芽。
都说人怕伤心树怕剥皮树,肉桂生来就是被人剥皮用的。肉桂为何被剥皮而不死?这是因为肉桂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剥皮会导致肉桂失去部分营养来源,但它们仍然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取必要的养分和水分。
肉桂树叶、树皮、树根、果实都有香味,而桂花只有花香,别的部住位都不带香味。
到秋高桂花开的时候,口嚼肉桂,游于桂花林中,那会是怎样的一种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