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是美国大学EA和ED开始放榜的时间,大家的注意力不能不放到录取结果上,尽管只是EA和ED,已经看到很多跟留学相关的群里已经炸了。之所以这么长时间不写关于教育的文章,是因为越来越感觉到:教育不是单纯教孩子的问题,更多是自己怎样生活的问题。社会上的现象彼此映衬又彼此依托,其实我们自己每天都在构成教育的环境。孩子的教育只有部分是在学校完成的,更多的是在家庭,也在社会、在TA身处的群体中完成。我们现在讨论的教育,往往聚焦在学校教育,而这只是教育的一部分,甚至不是最大的部分,我们其实已经在这个维度上浪费了太多时间。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所以刻意很少专门去写这方面的文章了。
我们追逐名校,是因为我们相信名校有更好的师资、更好的学生群体、更好的课程,因之孩子有更好的未来。更好的未来怎样定义呢?更好的工作机会、更好的薪资待遇,处在社会中更好的阶层。当然,这只是大多数人的想法,如果您的看法不在此列,请自动跳过。这种看法无可厚非,尤其是与家长们沟通越来越多的时候,你会真切地感到这些焦虑。做投资的熟知,什么是风险?风险是不确定性。从这个角度看,风险真是无处不在。社会阶层将如何演变,我们不确知。我们这一代人,有幸经历了80年代至今的中国,如果历数各朝各代,也是为数不多的经济超速发展时期。很多人经历了“朝为田舍郎,暮则为大亨”的人生阶段,不信的话去看看那些排行榜,看看那些富豪是否很多人就是来自农村。换言之,很多人因为时势,也因为自己的奋斗,使自己的社会阶层扶摇直上。这种事会发生在目前正在读书或者刚刚毕业的下一代身上吗?谁也不知道。更不知道的是,是否下一代能够保有目前所在的社会阶层:富豪?高知?公务员?金领?没有人知道。在这场轰轰烈烈、从国内直接到国外的教育赛跑中,推动力相当一部分来自于焦虑,或者说恐惧。这就让单单只是教育的一个单元的学校,有很多欲语还休之处。北京的学校确实减负了,结果催生了一大批大大小小的培训机构,孩子在学校课业上的时间似乎少了,但那些时间又被培训机构占用了。我们没有量化数据,但是随便问问一个工薪阶层的三口之家,在支出中有多少用在了孩子的补课费上。或者反过来,随便去问问那些培训机构的营收数字。我自认为对数字很敏感,可是,这两个方面的数据,都让我惊呆过。当然,这不是教育的全貌,但确实也是大部分面貌。在这样的面貌下谈教育,往往异化为升学和择校。而教育的最根本,孩子是从父母而来的,大部分教育也是在家庭中完成的。同时孩子终将成为社会的公民,我们的社会要给予一个未来的公民怎样的影响和教育?这些都很少触及。我们花很长时间探讨教育,基本是二八比例,用80%的精力去做占20%权重的事情。
那我们也来谈谈关于学校。这两年看到的很多,美国的一些公校、私校,国内的一些公校和国际学校。目前大体的思路是,先确定走国内高考还是大学就出国读,相信现在孩子在初高中的家长就这个问题已经有明确答案了。好了,如果出国读,是高中就出去呢,还是大学出去?于是开始分拨儿,想高中出去的孩子身影就在各美高培训机构出现,厮杀于托福和SSAT的战场;想大学出去的就转战到国际部或者国际学校去了,当然也要厮杀,是未来的托福和SAT战场。确定在国内高考的更不轻松,基本从小学开始就得计划小升初,要进坑班,要点招。进了好初中更不能松劲,三年后的中考等着呢。然后再三年,高考来临。听起来就知道工作量巨大,竞争激烈。这大体上是目前升学的生态环境。在这样的语境下谈教育,确实有时显得太奢侈。即便没觉得升学很重要的家长,也不得不面临一些惶惑的时间和被绑架的危险。走出国的路呢,开始觉得松了一口气:终于和中考、高考说再见了。但是随即发现,竞争形势更为激烈。先别管中学,如果大学是指挥棒,那么孩子在美国会不折不扣地落在亚裔的那一档内,移民也不能改变亚裔的事实,于是在一起竞争的还是这些小孩儿。有时想想觉得特别好玩儿,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今年哈佛的提前录取国内有一个人大附中的女孩被录了,在波士顿的各个公校私校里,也不乏北大附中出去的孩子,不管在哪,大家还是在同一个战场上。“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升学的情况已经这样了,我们还要大而无当地谈教育吗?个人的浅见,越是这样,越要谈真正的教育,谈谈是什么在孩子的一生中最重要,谈谈家长除了送孩子进学校和培训班,还要做什么。前两天波士顿的一位好朋友告诉我,她请国内来的孩子吃饭,孩子对于她谈要有理想表现出很不可理解,觉得这位阿姨好幼稚,好单纯。但是社会的进步,确实也是被这些所谓“幼稚、单纯”的人所推动。他们有理想,有愿景,并诉诸行动。国内最近炒得沸沸扬扬的那场争论,难道不是教育的一个侧影吗?如果孩子问我们,我们该如何回答?关于人的真实,关于人在成功之后要怎样为改变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而行动?不是只有现在生活的苟且,还是诗和远方的选择,还有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份子,该怎样做好这一份子,为别人去谋福利,让那些艰难的人变得没那么艰难,弱小的人也可平稳生活。前些天锻炼时顺便看了凤凰卫视的一个脱口秀节目,主持人说他的社会理想,就是“穷人有饭吃,强者不作恶”。然,我觉得这是教育。如果教育的根基和根本是这个,而不是拼命将自己挤进一个社会的序列中去,那么学校选择的问题就会变得有答案。记得以前提起过一个在美国名校毕业的孩子毕业后拒绝了诱人的offer,回国去一个农村做了几年村官。有些人会觉得去做村官为啥费那么大劲儿出国,在国内不就可以了?也不用读那么好的学校,真浪费资源。其实一流的好学校要培养的本来就是这样力图改变社会的人。他们给予孩子视野、知识和能力,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对促进社会福祉心生渴望。反而是没有这样追求的人,和那些好学校的愿景匹配度不高。而孩子在匹配度不高的学校里,往往也会遇到问题。有学识是一回事,有文凭是一回事,有一件一生想做的事情,是另外一回事。
记得原来工作时,有些有开创性的工作要做了,最先都不是确定工作清单,而是开“神仙会”,就是一些基本理念和想法的碰撞。如果理念和想法的关过不去,在执行层面会遇到相当多的问题。历来的习惯是,先理顺思想,确定格局,这真的要很感谢当年无休止的工作训练。古人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越是不能在教育上回归本源,越是会在技术上陷进更多的陷阱。从“白卷先生”到恢复高考,是我们教育的一次回归;回归走到遍地都是培训机构的程度,也该回头了。从遍地培训机构到孩子们能够真正读书和读好书,将是另一次回归。即便出国,即便分数奇高,能申进那些牛校,可是没有涉猎过真正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进去后我们和别人说些什么呢?
今天同时也整理了今年读过的书。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有些写下不朽名著的作者,其实生活极为封闭,履历也并不丰富,可是留给后人的高山,竟是难以翻越。教育最有魅力之处恰如人生,目标、路径和方式,基本是自定义的。当然有天花板和地板,可是中间的空间,足够去创造,去展现。愿每个人都能舞出自己的惊鸿之舞,感动世界,震铄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