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尽而意未止,怎么听话外音

海风花香,五行乾坤,东海之上桃花岛,最兴奋紧张莫过于雪肤花貌之黄蓉了,郭靖已赢了两个回合,招术、内力均在欧阳克之上。黄老邪笑呵呵地说:你很好呀,还叫我黄岛主么?郭靖却不懂话中含意,黄蓉示意其磕头。黄老邪笑道,你向我磕头干什么。郭靖只好说,蓉儿叫我嗑的。因这个回答,郭靖这回终于还是没有抱得美人归,之后出海斗鲨、历经艰险暂且不表。只是若郭靖看过敝文,当少吃不少苦头。话外之音、言外之意,细细体会中才品得出人情之美。

首先,说说道。

要想想我们为什么不把话挑明了,费这些脑细胞弄个话外音出来呢?其实古今中外,说话不完全挑明都是人所共通的。像国外的电影里,智者、先知的形象,讲话都讳莫高深,要联系全剧的情节才能参透其深意。老友记里,显得低智可爱的joey常常会说” what are we talking about?"
外国人如此,中国人应该是更甚的。打起太极,发个好人卡对我们来说家常便饭。存在即是合理,话外音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最重要的,就是出于礼貌的需要。
委婉的拒绝、善意的提醒、巧言的讽刺,都有言外之意。比如拒绝。“你愿意做我的女朋友吗?""我觉得你是很好的朋友”,“你方便借点钱给我吗”“兄弟我最近手头也有点紧”。这样的对话没有人听不懂,如果直接说你不配做我男朋友或者你这人不值得我借钱出去,这会极大地伤害到对方的感情和双方的关系。另外如要指出别人的不足来,对别人直接进行负面的评价,往往是无法达到好的效果的,甚至有反效果。有的领导批评人很有技巧,有一次对着旁边同事说以后工作要注意这方面,但其实犯了这方面错误的是另一位,这话是技巧性讲给他听的。但这样讲了,被批评者可以听进去而且很受用。
第二个就是形成集体意识的需要。如果我们说话,有共同的隐含前提或共识包含在内,很容易形成“我们”这样一个集体的意识,常常体现为会心一笑而外人不可得。黄老邪最后一句还叫我黄岛主么,其实也有希望他与郭靖在这方面有默契和共识,强化是自己人,是“我们”的心态,郭靖如若心领神会,那剩下的就只要把酒言欢就是了。
第三个也有出于装逼的需要。有时候确实存在为了使自己或事物显得神秘,故意不把全部的信息说出来,比如工作技能、知识技能、生活经验,常常说这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实只是提高门槛来凸显自己掌握了很牛逼而已,实则自己也没有完全吃透而讲不清楚,或者是使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其次,谈谈术的问题。

就是我们如何识别话外音,归结起来就是碰到不合理和不合礼的情形下,我们要想一想为什么。这里有两个步骤,一是对不合理、不合礼的情况要敏感,感觉到这么说并不是常态;二就是动脑子想一下为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发现矛盾、解决矛盾。
话外音是一种解释,一种可以解决我们大脑中的矛盾的解释,矛盾是怎么产生的呢?

一是说话人说的话“不合理”。

不合理表现在,说话这个行为本身不合理,比如这么明显的为什么要问?别人问你“你渴吗?”“你最近好吗?”。你明显刚喝了一大瓶依云,你明显最近过得风生水起。那你要做的就不是只回答不渴、挺好那么简单了,想想为什么?他现在有点渴?他缺钱了?或者只是单纯地礼貌性关心一下。刘墉曾经讲过一个例子,他的书销量极好,街头巷尾都在买,但是出版商迟迟没有付他稿费。他就打电话过去,问出版商书出版了没有。出版商当然很快心领神会。不合理也表现为说话内容不合理,大脑无法直接得出结论来,又如一个人问在哪里坐地铁,回答是那个淘糞男孩广告牌下的书报亭。书报亭是不能坐地铁的,解释只有找到书报亭就找到了地铁站。黄药师问郭靖还叫我黄岛主么,对于郭靖来说叫黄岛主是合理的,不叫黄岛主是不合理的,不合理必有其原因,郭靖应该想到此言必有言外之意。不合理有时还表现为对方无可奉告或答非所问。我们如果碰到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就是说话人想回避原来的问题了,如果读者不是警察的话,这时候一般就不用去深究了。

二是说话人说的话“不礼貌”。

一般人在说话时总是在找共同语言,找到一致,除非在明显需要表达自己观点的政治性、学术性场合。发现总是有人来者不善,那必是有原因的,也就是所谓弦外之音。这种弦外之音经常是广义的,有本小说里面写,70年代末,村里召开全村大会,决定是否要包产到户。老支书无论大家怎么解释都表示反对,最后是村长把老支书拉到旁边,说村头还有块地,挺大,要不单独划给老支书,老支书再次上台就表示支持了。这还是属于需要表达观点的政治性场合。如果私下的交流遇到对方始终不合作,那真得好好思考一下是否有对方不好明说的原因了。

再次,讲讲应对和利用话外音。

善意的话外音,我们找到原因,并就原因进行应对。对你的提醒和建言,你要虚心接受并表示感谢。对你的拒绝,你也要识趣并表示感谢。恶意的话外音,我们可以挑明了来保护自己,也可以以其人之道还之其人之身,别人拐弯骂你,你可以直接质问对方是不是这个意思,把这个恶意挑明了,旁人自有公论。你也可以选择反击。有个段子就是,一天御史大人碰到了侍郎大人,御史大人指着一条狗说“是狼(侍郎)是狗?”,待郎大人说“遇屎(御史)吃屎”。最后,话外音有一种让思维踏空的紧张感,常常令人发笑。比如看过的一个小品,儿子带新的女朋友来见老爸,新的女朋友问他爸以前的女朋友怎样。老爸说:漂亮、聪明、文静、善良。她又问老爸:你觉得我呢。回答“聪明、文静、善良”。聪明的看官读到这应该可以会心一笑了。

最后,重申一下话外音的观点,

就是要善于发现语言中的不合理不合礼所在,并且找到原因,从容应对。同时我们要时刻警惕,因为话外音的判断具有强烈的主观性,特别是广义的话外音上,对话人认为已经识别出了说话人自己都不知道的言外之意,这种情况具有不可证伪性,还具有强烈的自我实现性,确认和使用上都应该非常的小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