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强迫选择
让你的孩子喝牛奶,她可能会拒绝。如果问他是用彩色杯子喝,还是用玻璃杯子喝。他会选择用彩色杯子喝。
2、蔡加尼克效应
大脑中总是有首歌挥之不去?因为大脑倾向于思考尚未解决的事情,这叫蔡加尼克效应。想要终结它,就想想它的结尾。
3、亲近原则
一群人在一起时,人们会情不自禁的关注觉得最亲近的人
4、登门槛效应
让别人帮大忙,可能会遭到拒绝。如果先请他帮些小忙,再让他帮大忙,会比较容易些。这里涉及到信用累积
5、闭门羹效应
闭门羹效应说的是请朋友帮忙,被拒绝了,后面再请帮个小忙,他就不好拒绝了。比如,你想向好友借50元。先向他借100元,被拒绝了;再开口向他借50元,那他就不好拒绝了。
6、沉默效应
如果你问了别人问题,对方没有回答。别急,保持沉默,保持眼神接触,对方就会继续说了
7、破窗效应
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
8、责任分散效应
一人向在场的大众需求援助,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9、罗森塔尔效应
如果教师喜爱某些学生,对他们会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常常以积极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以及对待自己的行为,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这些学生常常会取得老师所期望的进步。相反,那些受到老师忽视、歧视的学生,久而久之会从教师的言谈、举止、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自己的学习,不理会或拒绝听从老师的要求;这些学生常常会一天天变坏,最后沦为社会的不良分子。这本质上是一种心理暗示
10、固定行为模式
当我们请别人帮忙时,如果能够说出一个理由,那我们得到帮助的可能性就更大。因为在人们的固定行为模式中,有理由的帮忙,总是更值得做。
11、互惠原则
在社会交往中,人们总是秉持着互惠互利原则,不喜欢欠别人的。所以先给别人一些好处,你会收获更多
12、社会认同原则
这个社会5%是强者,是指定规则的人
95%是弱者,是遵循规则的人
强者创造自我,创造原则。而弱者总是寻求认同,如自己做决策时,总是寻求别人的意见,生怕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因为大部分人都是弱者,所以社会认同具有普适性。
13、相似性原则
人们总是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相处
1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这个不多说
15、权威原则
人们更愿意信任权威的机构。如“某某大学教授”“某某研究所”“警察叔叔的警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