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友建红送我刚刚出版的新书《我的小镇生活》。还记得2011年,建红出版第一本小说集《思范桥下》。该书入选了江苏省作协首届“壹丛书”出版计划,本人有幸,与很多著名作家一起参加了首发式。七年之后,建红又出著作,真是可喜可贺!
这本《我的小镇生活》分为四个篇章,第一辑故土情深,第二辑人间至味,第三辑漫笔江南,第四辑虚构生活。前面三辑是散文,第四辑是小说。建红是震泽人,在她的笔下,家乡震泽是永远绕不开的乡愁,是写不完的宝库。翻开这本书,第一篇就是《我爱这土地爱得深沉》,震泽的弄堂古塔,古迹风俗,丝绸美食,儿女情长,听她一一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建红笔名从容,真是文如其人,她的文章从容朴实,从无华丽的辞藻,就如朴素的小镇女子,不爱浓妆艳抹,却别有一番清新雅致的韵味。建红的散文写得朴素清新,她的小说却画风突变,变得爽朗泼辣。我最爱看她笔下的女子,无论是热情豪爽的阿香,还是能干泼辣的范小敏,无不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就好像活生生从思范桥上走来的邻居姐妹,童年玩伴。尤其文中大量运用到了生动传神的方言俗语,以及熟稔默契的小镇生活场景,这一切都如画面一样在读者面前徐徐展开,读到精彩之处,总是不由得击掌叫好。
我和建红是文友,我们结缘近二十年了。她住震泽,我住松陵,她在“西横头”,我在“东横头”。在交通不便的年代,一年一度的作协开会、采风、培训、都是我们聚会的好机会,我们排除万难,从来不放过每一次机会相聚。现在交通方便讯息发达,我们更是频频聚会时时联系,总是有说不完的共同话题。或许,因为我们都是生活在小镇的女子,有着相似的生活背景,所以感觉特别投缘。
还记得初相识的时候,我们才二三十岁,是充满激情的文学青年。那时候的吴江作协有一批这样的文学青年,大家身处各个乡镇,在工厂、企业、机关、商界,从事着各种与文学丝毫不沾边的工作。但是我们都有一颗热爱文学的心,我们每个人与文学之间,都有一段曲折婉转的故事,尤以建红的故事最为惊心动魄。这段故事,她在本书中也特意写到了。
1990年的建红20岁,是震泽一家服装厂的女工,因为要去参加吴江首届青年文学讲习班,厂领导不给假,她坚持一定要去。等她培训回来,得知饭碗已经砸了,但她毫不后悔,因为那一个星期的培训已经改变了她的一生,这是她一生的转折。她用《文学于我是一盏温暖的灯》作为题目写下了这个故事。读到这里,我唏嘘不已,文学于我,又何尝不也是一盏温暖的灯!
我们因为文学而相识,并且一见如故。就如失散多年的兄弟姐妹一样,我们因为文学这个特殊的烙印,从千人万人之中轻轻松松找到了彼此,从此就再也没有分开。 因为当初的这份坚持,如今的我们最终都遂了自己的初心,成功地把爱好转变为职业,成了一个“吃笔饭”的人,并且在文学中找到了乐趣和价值。
转眼我们都已步入中年,可喜的是,我和建红都培养了接班人,有了文二代,这是我们一生都感觉最为欣慰和圆满的事情。记得在一次作协举办的青年作者座谈会上, 建红的女儿琦琦作为青年作者代表发言说:感谢我的妈妈,我的童年时代,她不是像别的妈妈一样把孩子带到麻将桌边,而是把我带到书房里,引导我走上了文学的道路。
一口气读完了建红的新书,我的心中感慨万千,我为她高兴,更为她祝福。文学这盏明灯,一路都在指引照亮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心中的明灯从不熄灭,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前进的脚步。这一路,我们牵手作伴,积极奋进。这一路,有鸟语花香,更有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