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参谋 王琼工作室 输出的力量
水平思考分享:PO不破不立
水平思考的工具五:PO不破不立
让创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堵住老路,探索新路。大家好,我是王参谋,德博诺中国水平思考的首席讲师,今天我分享水平思考的工具五:PO——不破不立。
德博诺博士说:PO是水平思考的精髓。很多人参加过我们的培训或了解一些水平思考的内容,都对PO充满了好奇和敬仰。
什么是PO?
我把PO翻译成“破”——不破不立。PO是德博诺博士自己发明的词汇,是两个英语单词首字母的缩写:Provocative Operation,意思是:通过强行把思维往“不合理”的方向引领,再促使大脑激活新的想法,完成这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而达到颠覆性的创新。
英文“Provoke”一词,从心理学角度讲,有“激怒、挑衅”的意思。所以,PO就是一次思维的激将法——给我们一些大胆的思考方向,然后看看通过“思维的实验”(爱因斯坦的说法),它能够把我们带到哪里去。
为什么要用PO?
PO的主要目的是协助我们形成颠覆性创新的方向,然后努力实现“无法完成的使命”,最后形成非常具有突破性的主意。这是德博诺博士水平思考法的核心——激发的力量。
✎创意的灵感,有时候可能来自于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疯狂想法。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条小河的上游有很多工厂,工厂生产的污水影响了下游老百姓的生活。因此,老百姓总是埋怨,甚至谩骂。当地的官员们常常听到有人恶狠狠地说:“真想让他们自己把这些恶臭的水喝了!”
有一位官员很喜欢思考,他想“怎么才能够让他们自己把污水喝了呢?”他想出了这样的方案:让污染企业的进水口必须设置在下游,出水口在上游。
这样一来,工厂生产的污水就会从上游往下流淌,汇入到自己的入水口里。从而逼得他们不得不想办法治理污水,否则就无法生产。
于是,这位官员就提交了一个法案,要求政府制定一条新的法律,规定所有工厂必须把出水口建在自己的上游,从而使这一问题得以大胆地解决。
✎杜邦公司的研发总监戴维·特纳写过一本书《全部创造》(Total Creativity,1997年),从中可以看到对工具PO的全面应用。
他们的研究员努力开发莱卡的新用途(莱卡:一种合成弹力纤维,当时常用在防弹衣上),使它超出当前的应用范围。
根据PO的“摆脱”技巧,工程师们有了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
“PO:莱卡不能再用于人身上了。”
由此他们想出一个新的点子——应用场景创新:
为布娃娃做衣服,不怕孩子又啃又撕
用于名贵赛马在热身期间以及运输过程中的保护
……
从这个点子,他们又得出一种观念:
“把莱卡用于与纺织纤维或服装无关的新产品”
然后他们进行了旧产品的新场景开发,使得莱卡能应用于所有服装材料中,成为当时杜邦最赚钱的产品。
如何使用PO?
具体而言,德博诺水平思考里面最具魅力的创造力工具“PO”——激发,它背后的智慧是什么?又应该如何使用呢?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我们平时的解决方案一般都是直接从A到B,总是在常规的“主路”上思考和解决问题。一旦找到一个“PO”作为跳板,就容易跳到方案C。
由此,我们得到一个新的概念,即找到了一条新的路径,就很容易找到相近的新路线或新方案。
应用“PO”的关键是:
➀先不要马上说“不”
➁进行思维的探索,看看这样大胆的主意会把我们引领到哪个方向
➂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更好的主意
➃增强主意的质量和可行性。
“PO”让我们学会在对错之外进行更多思考,是除了“Yes”(肯定)和“No”(否定)之外还可以采取第三种态度“PO”来看待问题的方法。如图所示:
“激发”的工具要求我们先列出理所当然的现状和现有的思考,接着通过摆脱、反向、许愿、夸张等方法进行刺激,然后把这些刺激出来的想法,甚至疯狂的主意作为“跳板”运动到新观点上去。
(图片来自百度图片)
✎著名的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就是因为承办者彼得·尤伯罗斯听了德博诺博士九十分钟的水平思考演讲,运用其中的挑战和PO工具进行大胆创新,使得这届奥运会大幅盈利,很多做法到今天依然被沿用。
✎保诚保险的CEO让·巴布罗,就是用PO工具带来了保险行业120年历史上划时代的变革。他提出了“生时受益、提前支取”的概念,大幅增加了公司的业绩。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菲利普·科特勒,就是用PO工具和其它水平思考的工具,写就了《水平营销》一书,成为一代营销界的大师。
PO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工具,能够带来颠覆性的创新,这是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的方法,值得学习。
堵住老路,探索新路。
文章:王参谋
封面:Jenny
排版:Jenny
王参谋
你对PO工具有什么看法吗?欢迎与我们分享。